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一章 此情可待 (第1/2页)
允禧看到皇帝的亲笔朱批,已经是林黛玉赴小唐庄济贫之旅六天后的事。 朱批针对允禧代林府呈递的《济贫资金运行管理章程及实施办法》而发:此法可嘉,朕心甚慰。虽为民间志愿之举,实则为朝廷分忧。若他日功成,得众有志之士向往而效之,天下饥荒可消除大半矣。 朱批由上书房明发给各部及各省。 不同于前朝康熙帝之仁慈怀柔,当朝皇帝雍正行事风格向来肃杀严厉,平时所发朱批鲜有赞美之词,此番算是罕见之褒奖。 当日朝散,皇帝独留下允禧,约他去养心殿弈棋,亲切之态溢于言表。允禧心猜这个皇帝哥哥许是有事要说,遂想起上次请旨欲解除与银珠婚约之事,不由内心一跳。 果然,三局棋罢,雍正扶案站起身,抻了抻双臂,又长舒一口气,笑道:“朕这臭棋篓子怕是这辈子没长进喽,屡战屡败啊。你还算给朕留面子,只赢两局。若是你十三哥,一局都不带让的。” 允禧拱手谦道:“皇上日理万机,哪有时间精力研究棋艺?怡亲王文韬武略,臣弟不才,不敢和他比。臣弟今儿个前两局都是险胜,这最后一局输的实是真切,绝非有意相让。” 雍正脸上仍笑着,看着允禧:“都说你是我们兄弟中的棋王,今天这一局为何分了神?可是心中有事?” 允禧被这一问,猜想皇上要切入正题,忙肃容回禀:“臣弟不敢。” 不但允禧,便是那位当朝第一红人十三爷允祥,在雍正这位冷面王面前,也都时时谨守君臣之礼,从不敢越雷池一步。 雍正登基已为时五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位忍辱负重的孤臣。如今坐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他为了稳固江山,励精图治,大刀阔斧,一方面广揽天下之英才,另一方面毫不留情地铲除政敌。 对自己二十几位兄弟,雍正恩威并用,赏罚分明。对当初助他登上帝位的十三弟允祥和十七弟允礼,他宠信无比,加官进爵,可谓皇恩浩荡。对没有参与过夺嫡之争的,当时年纪尚小的弟弟们,他善加引导,用心呵护,让他们安享太平人生,这其中也包括二十一弟允禧。又因着允禧才华出众,且甘于做个纯臣,事事处处与皇帝哥哥一心一体,故而得到雍正另眼相看。对以允禩为首的八爷党,雍正每每想起那些年九王争嫡的种种险难,他便食不甘,寝不稳。五年过去了,八爷党仍暗中觊觎帝位,蠢蠢欲动,聚团结伙,四处散播雍正篡位的谣言,煽动百官阻扰搅乱朝廷新政,使得雍正登基后几乎用了一半儿精力对付这些人。对他们,雍正使用霹雷手段,分化瓦解,消除异己。最终,八爷党成员无不以悲剧收场。 话说雍正听了允禧一句“臣弟不敢”,便默了一会儿,又自踱了两步,回身拍拍允禧的肩膀:“你的心事,朕如何不知?你不满与闫家的婚约,这事朕在心里也过了几遍,委实错不在你。想来父皇当年为你指的婚,也是迫于彼时彼景,但到底只是口谕,如今到了朕这里,也不是没有回旋余地。” 允禧听到雍正如此表态,心中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正欲谢恩,雍正却忽的转了话题:“上个月,朕给你十三哥赐了一个匾,上面那八个字,你可知道?” 允禧便敛了笑容,回禀:“臣弟记得,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这乃皇上对十三哥功绩和品行的评语,臣弟不仅铭记于心,也会时时以此自省。” 雍正听了,面上复露笑意,抬手示意允禧平身:“其实,朕从一个普通皇子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日,凭的何尝不是这八个字?朕自登基以来,有多少人百般揣摩朕之心意,费尽心思讨朕之欢喜,结果往往南辕北辙。其实,朕所要的,不过是一颗忠心而已,这忠心不仅是对朕,也是对朝廷,对天下百姓。唯有忠心,其所思所行,才能真正践行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这八个字,才是与朕休戚与共的忠臣。” 允禧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听了皇帝哥哥的一番剖白,如何能不铭感于心?低头自省,终觉自己还差得很多,便回道:“听皇上此番教导,臣弟如醍醐灌顶。自思素日所言所行,虽与皇上别无二心,但臣弟生来心性散淡,缺少入世之志,与十三哥那股子拼命劲儿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雍正摆摆手:“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你不必与你十三哥比。你以你的姿态立世,如此很好。朕以前嘱你多加结交文人墨客,替朕笼络天下读书人,以文会友,安抚人心,你就做得很有成效,也有分寸,不结党,不谋私,不像老八老九那些因循苟且之人。仅这一点,就让朕看到你人品贵重,值得托付。”说着,顺手接过大太监李德全奉上的茶,盯了一眼李德全:“你们近来越发不懂规矩了,就只上一盏茶?” 李德全唬得脸都白了,连连叩首:“奴才不长眼,奴才该死,奴才这就去拿。” 待李德全呈上茶,雍正端起茶盏对允禧举了一下,放到嘴边慢慢品了一口,又轻轻放下,一脸凝重:“听说这次林家济贫之举,是林如海之女林黛玉一力主持。林家这一带头,必然会有民间诸多有志之士效仿。你此番功劳也不小,不但参与谋划,还拿出两万银子,又联络身边一干人参与其中。不但帮了朕,也帮了天下百姓。朕的兄弟们若个个如你这般,我大清江山社稷何愁不固若金汤?” 允禧忙正言回禀:“此事臣弟不敢居功。一切都是林府作为,全靠林黛玉小姐谋划周密,举措有方。只是郑板桥和冷枚两位师傅,还有二十三弟允祁、弘皎他们,以及臣弟的一班文友,虽都不算富裕,也都各尽所能,有力出力,有银子出银子,令臣弟好生感动。臣弟自思,一切都是皇上英明所致。正因皇上一片爱民之心,体察民情,了解民生疾苦,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减轻贫民负担,才有了民间这许多上行下效的善举。” 雍正温和地点点头:“如此甚好。说起来,这位林黛玉果然不是凡品,重赏是必须的,只是如何赏法,朕再想想。眼下正是热暑,女孩子家格外娇贵些,你安排些解暑的物品送去,顺便也帮朕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