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江西吃辣 (第3/3页)
个地道的广东人,真要吃了这顿,恐怕得送急救室吧?”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周子琪不顾形象地哈哈大笑:“你们广东人真的这么夸张吗?” 张耀华苦笑:“也不是所有广东人,但我真的吃不了那么辣,这个味我已经……” 没说完,张耀华就转过头去,不由自主地咳了好几下。 这可是江西菜呀! 江西吃辣,号称全国第一,就连湖南、四川都甘拜下风。 好家伙!大家看张耀华那不作伪的举止,就知道他是真的吃不了辣。 “你们吃,你们吃,我出去一下。” 朱伟光和站起来:“你们吃,我陪他到其它餐馆看看。” 宋青书也跟着站起来。 其他人面面相觑,真没有想到。 周子琪:“难怪会有广东人说红烧牛rou面是辣的。” 这次,她理解了。 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王导瞪了一眼安排用餐的工作人员。 那工作人员很无辜。 来江西拍节目,不应该吃江西菜吗?有啥不对?谁能想到,有人真的一点辣都不能沾的呀? 宋青书和朱伟光陪张耀华在一家粤菜馆吃了顿。 “接下来怎么办?老朱,你还有消息吗?”宋青书问道。 他也就跟一两天,电视台那边还有工作,不可能一直跟着这个节目组的。 朱伟光则是看向张耀华:“阿华,要不你出个主意。” 张耀华这才说道:“继续往前咯!一般来说,中华鲟在这个季节,是会逆流而上的。我们今天在中华鲟前两天出现的位置闲逛,肯定碰不到那条中华鲟的。”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 宋青书一怔,险些脱口而出:你怎么不早说? 朱伟光则是一拍脑袋:“哎呀!我都忘了这层。对,对,对!是要往前走。” 中华鲟是洄游或半洄游性鱼类,5-6月常集群于河口,然后上溯至江的上游,以摇蚊和水生昆虫的幼虫、软体动物以及小型鱼类为食。 大家再次回到船上,船只逆流而上,一直走了好几个小时。 “不是,这样真的能找到中华鲟?”节目组已经有人表示质疑了。 中华鲟不同于江豚呀!江豚会经常冒出江面,所以这样沿江巡逻,或许是可以碰到江豚,但碰到中华鲟的概率有点低。 大家忍不住将目光转移到张耀华身上。 他们听说,这个主意是张耀华提出来的。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大家也看出张耀华对鱼类的研究很深,把他当成半个鱼类专家了。 张耀华轻笑道:“将船速降低,就在这附近找吧!” 换作是别人,即便是研究中华鲟多年的专家,此时恐怕也不淡定吧?毕竟没有谁敢说能随随便便找到中华鲟。 真要那么好找,就不会总有人传谣言,说野生中华鲟灭绝了。 “别担心,我相信阿华的运气。”朱伟光也逐渐村民化了。 没办法!跟张耀华相处越久,就会越相信玄学。好多东西,真的就那么巧合,轮不到你不信。 宋青书无语。 你相信张耀华就相信张耀华,为什么还要加上“运气”两个字? 这听起来就很不靠谱。 然而,过了一会,张耀华手一指。 “呐!那就是中华鲟,快拍。” 所有人一愣,随即精神一振,目光全都顺着张耀华的手指方向看去。 他们看到的,是一条差不多两米长的大鱼,此时正在江中“散步”,看起来就很猛。 “是中华鲟吗?” “没错!我看照片就是它。” 朱伟光跟宋青书笑道:“怎么样?没骗你吧?阿华的运气,值得你信赖。” 宋青书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张耀华跟周子琪等人说道:“这是一条成年的中华鲟,估计是第一次进江,它会在长江逗留一年。” 了解中华鲟的人就知道,中华鲟进江后,必须在江里滞留一年,于第二年10月到达产卵场所。在这一年里,中华鲟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时游时停,有时在河道坑洼处潜伏几天不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