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2/2页)
就是这样多铎也不敢久待单县,让人把生病的清兵搀扶上马背,继续北撤。 弘光元年六月初七, 一大早炽热的阳光照射在人世间,将整个世界照映得明晃晃的。 除了偶尔能听到蝉鸣,连狗都不叫了。 “你侯方域死了?” 朱由崧难以置信的看向陈明遇。 “回禀陛下,都死了三才被人发现,有人他是被阮大铖逼迫自杀,但是臣断定是他杀。” “侯方域的尸首你们有检查过?” “陛下,侯方域尸体已经入棺,侯家上下不让忤作检查。” 朱由崧沉思起来,左家父子叛乱被平定,马阮党开始清算东林党。 其实就阮大铖跳得最欢,他第一个目标就直指侯方域。 阮大铖这是明目张胆带着私人恩怨在打击报复。 因为当初侯方域带头,把阮大铖的胡子拨光了。 阮大铖将这那次事件视为一生耻辱,心里肯定发过誓要报复。 左良玉叛乱,暗中肯定是得到东林党的一些文人支持的。 但是锦衣卫把黄澍丢进诏狱,整得没了人形,就差扒皮抽筋,却只审问出了一些虾米。
阮大铖趁机大肆罗织罪名,把一大堆东林党列为叛逆,第一目标就是对准侯方域。 因为左良玉就是侯方域的父亲提拨起来的,他们经常有书信来往。 现在侯方域死得不明不白,锦衣卫断定是他杀,那侯方域极有可能做了别饶替死鬼,真正的幕后cao纵者却是隐藏起来了。 这下阮大铖投鸡不成蚀把米,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侯方域参与了叛乱,怕是又要背上逼死江南名士的名声了。 也不知道是谁,敢玩这么大,把江南四公子直接干掉。 比起阴狠毒辣,还得是读书人啊。 朝中有人上奏疏,要把左良玉父子鞭尸再暴晒。 朱由崧将奏疏留中不发,他并不是圣母心,而是觉得人都死了,没必要那样。 鞭尸除了出口恶气,留下一个暴虐的名声,好像并无实质性的用处。 再左良玉兵出身,都是靠自己一刀一枪砍出来的,前期对明朝还算是有功劳的。 “黄澍还活着吗?” “回禀陛下,还活着呢。” “这jianian贼没什么用了,就把他和他直系家眷全部处死吧。” “是,陛下。” 左良玉父子叛乱其他表面基本处理得差不多,还剩下那几个藩王。 据潞王朱常淓等人在诏狱大哭冤枉,辩解自己等人是被骗去江西的,根本没有造反的心思。 朱常淓请求面圣陈述事实经过,朱由崧并没有见他。 潞王朱常淓要求面圣,无非就是要打感情牌,潞王是朱由崧的堂叔,曾经还收留过落难的朱由崧。 但是现在的朱由崧怎么跟他会有感情呢? 潞王想和朱由崧打感情牌,无疑就像是嫩妹向渣男表白,这根本不顶用好不好。 朱由崧相信潞王是被骗的,潞王只是一个艺术家好不好,他策划造反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据潞王弹琴贼好听,而且还会亲手制作琴,他制作的琴十分抢手,千金难求。 朱由崧也没打算杀潞王等人,下旨把那些藩王全部贬为庶人。 这时田成突然如兔子般从外面蹦了进来,大叫道: “皇爷!皇爷!王昭仪有了,王昭仪有喜了!” 晕,居然章节名都没有,还加不了章节名,这太cao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