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华彩_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服去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服去告! (第3/4页)

先例在,蔗糖务依法复制,明年便能在江西、广西办起蔗糖务来。再有十年培育,岁入千万完全不成问题。

    收了信笺,李惟俭心下熨帖。这贾芸是福将啊,自己没琢磨明白的事儿,落在他手里给办妥当了。

    如今他不过挂着书办的名头,有此功在,立马就能得了官身。多了不敢说,那广州内府官员不敢贪墨贾芸之功,自己再保举一番,给个正九品的执事是没跑了。

    本道总要一两年光景,这蔗糖务才能走上正轨,不料此番竟全功而返。秋冬便要与准噶尔开战,此番只消小胜,不坠圣人声威,有京师水务、水泥务、蔗糖务这三项为大顺输血,来日再战就算用银子砸都能将准噶尔砸死!

    心绪大好之下,当夜李惟俭扯着晴雯好一番胡天胡地。原本情难自禁,险些便要入巷,谁料临门一脚时晴雯却来了天葵。李惟俭哭笑不得,只好任凭晴雯伺候了一遭,这才沉沉睡去。

    转天清早,一哨禁军护送着李惟俭朝浒墅关而去。此处乃是运河钞关,在此登官船一路北上,过长江可直抵扬州。

    事先李惟俭只知会了庄有恭等,余下的江南士绅一概不曾告知。若将此事传出去,只怕还要绵延好些时日方才能动身北上。

    如今端午已过,李惟俭既要去看望林meimei,还要回李家老宅居停一阵,这时间上极为紧迫,因是便一切从简。

    待下晌上得官船,便有钞关小吏告知,苏州士绅知李惟俭不愿惊扰地方,因是便不设饯行宴,只将一些土仪送上了船。

    李惟俭瞧着那十个硕大的箱笼顿时哭笑不得,这内中除去两箱吃食,余下的尽数都是绫罗绸缎,连晴雯与香菱都看花了眼。

    李惟俭伫立船头不由得感叹道:“匆匆一行,不想竟财名远播。”

    香菱纳罕道:“四爷莫非又作诗了?”

    晴雯抿嘴笑道:“是财可通神的那个财。”她心下暗想,四爷这财名总要比才名好一些,财名引得士绅趋之若鹜,总好过才名引得那些狐媚子春心荡漾要好。

    “原是这般财名啊。”香菱笑了好半晌。

    两个大丫鬟点算过箱笼里的绸缎,晴雯这才问道:“四爷,咱们是直接回金陵吗?”

    “嗯……先去一趟扬州。林盐司……只怕时日无多了。”

    晴雯不由得暗自撇嘴。去看望林盐司?只怕是奔着林姑娘去的吧。俭四爷的心思,身边人谁不知晓?

    ……………………………………………………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历代诗词业已凸显扬州繁盛,盖因扬州地处运河枢纽。到了这大顺朝,虽因着海运分润,扬州府不如前明,可因着盐政,此处依旧繁华不已。

    李惟俭来过两回扬州,私底下与林如海聊过不少,因是了解了不少内幕。这大顺朝廷每岁盐税不过四百万两,而盐商们能赚取一千五百万两!

    一千五百万两啊,一年就能赚出半个京师水务来!

    这些盐商被银子烧的,斗富时站高楼撒金箔,抛费黄金三千两买下整个苏州的不倒翁,而后倒进河道里直接将河道堵塞了。

    太上南巡时,随口说了嘴‘此处少个塔’,当时扬州首富扫听了京师白塔模样,一夜之间造了个九层高的佛塔。惹得太上惊诧不已,不意盐商竟富可敌国到这般地步。

    李惟俭前世,苏州园林名传天下,可放到如今,这都是扬州盐商玩儿剩下的。此时江南有顺口溜:杭州看湖山,苏州看街市,扬州看园林。

    就是那位给太上造白塔的盐商,家里的园子一个荷花池就是十几亩,一个梅园也是十几亩,其园林之精巧,连太上见了都大为赞叹……

    这般多的银钱,就是皇帝看了也要眼红。是以到了政和帝当家,这才起了改革盐法的心思。嗯……所谓改革,就是要冲扬州八大盐商下手了。猪养的这般肥硕,到了年关,总要动刀子宰了吃rou。

    船行两日,这日头晌到得扬州。此地内府衙门派了车马迎接,李惟俭先行去到驿馆安置停当了,这才打发人望盐司送拜帖。

    转过天来已是五月初八,李惟俭轻车简从,只带了个晴雯随行,朝着盐司衙门寻去。

    这盐司衙门便在北城运司街上,车马行到街前,便见牌楼高耸,那照壁的对面便是盐司衙门。

    车马到得近前,门子见来者气度不凡,又有禁军随行,当即迎将上来。吴海宁道:“我家老爷乃是二等男爵,内府会稽司郎中,李讳惟俭,昨儿已送了拜帖,此番来拜见运司林大人。”

    门子拱手道:“原是李大人当面。老爷早有交代,李大人不是外人,请虽小的径直去内宅就是。”

    李惟俭挑开帘栊下得马车,冲着那门子略略颔首,随即领着晴雯往内中行去。

    那三开间的大门,额匾上题着‘两淮盐运使司’的鎏金大字,李惟俭心中念着林meimei,倒是不曾留意两侧楹联。

    前番来此地,走的还是角门,如今却是不同了。李惟俭官居正五品,还有个正二品的爵位,怎么算都是贵客。

    因是中门大开,早有门子入内禀报,只须臾,内中的同知、副使连同三名判官便抖擞精神尽数迎了上来。

    单只论官职,这其中最高的同知不过是从五品,因是彼此见礼时,五人率先朝着李惟俭拱手道:“下官等恭迎李郎中!”

    李惟俭还礼时哈哈一笑,说道:“诸位同僚请了,我此番为私事而来,并非公事,倒是不用这般郑重。”顿了顿,李惟俭看向那同知道:“崔叔,不知盐司身子可曾康健了?”

    崔隽面色一苦,沉吟着道:“这……二月里圣人派来了御医,调养月余不见好转。三月时又请了江南名医徐大业,调理月余,前半个月方才好转了,不想这几日又……”

    李惟俭蹙眉道:“可知染的到底是什么病?”

    崔隽摇头道:“众说纷纭……不过徐神医说,盐司得的乃是毒邪淤积之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