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华彩_第二百五十四章 订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订盟 (第3/4页)

是了,大伯母又何必烦扰?”

    梁氏道:“你大伯尤为满意苏家,说诗书传家,是个知礼的。”说到此节骂道:“亏得我当日阻拦,不然此事就定下了。”

    眼见李惟俭面上不变,梁氏纳罕道:“到底是一个姓的,我都这般说了你也不气?”

    李惟俭笑道:“大伯向来执拗,侄儿可劝说不动。再说,这不是还有大伯母吗?”

    梁氏咬牙戳了下李惟俭脑门,叹息道:“明儿再去瞧瞧史家姑娘,若不可心,只怕还要再踅摸踅摸。”

    眼见大伯母吃了酒,又心绪不佳,李惟俭陪着略略说过几句话,便让其休憩。返身到得东路院,入内便见内中叽叽喳喳极为热闹。

    却是傅秋芳亲自采买了几个丫鬟来,这其中留出四个出色的与李纹、李绮做贴身丫鬟。

    见李惟俭到来,李绮便凑过来道:“四哥来的刚好,我与jiejie不知给丫鬟起什么名儿好,不如求着四哥代劳。”

    李惟俭笑着道:“你倒是会偷懒。”

    仔细观量过四个丫鬟,都有几分姿色,年岁也与李纹、李绮相差仿佛,李惟俭思量着,便将配给李纹的两个取名,一名青裳,一名丹棘;配李绮的,一名贝锦,一名箕芳。

    四个丫鬟上前谢过,傅秋芳又悄然给姊妹俩塞了银稞子,放赏过后,四个丫鬟千恩万谢,都觉这伯府果然是好去处。方才到来就到了赏,说不得往后赏赐更多,因是服侍起来都极为尽心。

    这日匆匆而过,转过天来梁氏又去造访保龄侯府。

    待下晌归来,面上便止不住的笑意。

    寻了李惟俭便道:“那大姑娘我瞧着是个好的,率真娇憨,虽说年岁还小,可瞧着身量就是个好生养的。”

    李惟俭默然无语,梁氏又道:“俭哥儿若无异议,来日我便寻了媒婆去问名。”

    李惟俭拱手道:“全凭大伯母做主就是。”

    梁氏又道:“你大伯身子骨欠佳,只怕来不得京师。这订盟一事只怕须得劳烦你那恩师了。”

    李惟俭应下,寻思着回头如何与老师严希尧说。

    大伯母梁氏办事果然爽利,隔天便寻了媒婆,许了重礼,当即便往保龄侯府而去。

    古来婚姻六礼,自前明简化,到如今又简化为了四步。分别为问名、订盟、定聘、亲迎。

    又两日,保龄侯府请了媒婆来李家请庚帖,梁氏当即用大红纸写了庚帖。其上书就李惟俭名讳、生辰八字,又为字数凑双,皆为写明‘建生’二字,交与媒婆,当日便送与保龄侯府。

    再三日,保龄侯府问卜大吉,遂写史湘云庚帖于李惟俭庚帖上,此为合写一谱。

    因京师李家只李惟俭一名男丁,是以这送庚帖于家庙前的差事便落在他自己头上。这日李惟俭将庚帖送于家庙,转天又使了银钱请钦天监春官正卜吉,那春官正自不会扫兴,装模作样测算一番,只道二人八字相合,婚姻大吉。

    到了此时,家中张罗小聘之礼,李惟俭紧忙去寻了老师严希尧。

    严希尧似笑非笑看了李惟俭好半晌,这才道:“复生一直不提,我还道李守中那老骨头舍得来京师了呢。”

    李惟俭纳罕道:“恩师莫非早就知晓了?”

    严希尧便道:“你道当日那书信我为何写下并嫡二字?”

    李惟俭怔住,就听严希尧道:“老夫既收了你做关门弟子,又怎会不为你婚事谋划?那保龄侯虽庸碌,忠靖侯却简在帝心,错非老夫一手促成,你当史家贪图那那点银钱不成?”

    李惟俭这才恍然,无怪先前与忠靖侯史鼎结缘,原来根子还在老师身上!

    他心下感念,情知老师严希尧是真心为他考虑,因是起身长揖到底,说道:“恩师拳拳维护之心,弟子不敢或忘。”

    严希尧苦笑道:“也怪老夫当日许了史鼎,却不曾与你说。待听闻你竟偷偷摸摸与林家女有了私情,这才不得已写了并嫡二字,说来也是愧对已故林盐司啊。”

    李惟俭跟着唏嘘不已,这才明白严希尧的苦心。

    此时婚姻,是为结两姓之好,一则看双方家世,二则看女子性情,至于品貌颜色,都须得往后推。

    所谓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当家大妇,要与外间诰命交往,要处置家务,要成为男子贤内助。按照此时观念,严希尧才不管史湘云年岁、品貌如何呢,家世极好,又能掌得了家,这两条就足矣。

    至于李惟俭喜不喜欢……不重要,就算心下不喜,生了嫡子自行纳妾就是了!

    许是严希尧生怕李惟俭太有主见,万一剑走偏锋,又贪花好色,娶了个门不当户不对,又上不得厅堂的,那往后家中可有的闹了。

    眼见李惟俭颇为感念,严希尧频频颔首,心下熨帖,随即道:“既换过了庚帖,那待二十日休沐,干脆便下了小聘。”

    李惟俭拱手应下,又道:“只是大姑娘年岁还小——”

    严希尧笑道:“定下来再说,又不是要你即刻就亲迎。”

    李惟俭当即笑着应下。

    前明沿袭宋制,女子满十四方可出嫁。到得这大顺,太宗李过又将十四改做了十五及笄之年。

    大户人家都奉行此律,至于民间,民不举官不究的,反倒没法子管。

    从书房出来,李惟俭当即被偷听的严奉桢堵住。

    二公子面上雀跃,好似比自己个儿结婚还高兴。略略打趣几句,随即拍着胸脯道:“订盟之事复生莫管了,包管寻十二个朋友来,将此事给复生办妥帖了。”

    李惟俭笑着应下。

    订盟之期定在二十日,余下时日李家顿时忙碌起来。

    管家吴海平领着人四下采买,买下红绸一匹,用于别庚帖;于造办处买下金簪四只,金戒指四只,铜戒指四只,金耳环四对;其后又有羊四头,猪四口,礼烛四筐、礼香礼炮四筐、礼饼四筐、连招花盆一个、石榴花一盆。余下又有林林种种,不一而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