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_348:香江制造,港岛旺高家就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48:香江制造,港岛旺高家就旺! (第3/3页)

,而要在九龙吃饭那必须要看高某人的脸色,所以客家人是肯定支持高要的。

    剩下的也就剩下九龙的这些乡绅了。

    简冠文不过是区区教书先生,书呆子气重了点,不足为虑。

    至于陈日新,这年轻人20岁的时候便开始参与新界乡事工作,很得政府信赖,跟张人龙号称一时瑜亮。

    得政府信赖,又年轻,直接就可以PASS。

    说来说去,还是谭杰生、陈祖泽、顾超文这几个战前乐善堂的总理。

    “老爷,顾超文不用考虑。”

    陆大潮十分有把握:“他是开当铺的,懂分寸。”

    能在九龙这等玉龙混杂之地开当铺,顾超文当然不是个简单的小角色,其人虽然并不厮混江湖,手底下却着实有不少人跟他开工。

    同时,顾超文还是时任九龙城街坊福利会理事长。

    千万别小看街坊福利会,这玩意在民间十分有约束力,有时候讲话比当官的好使。

    陆大潮又道:“陈祖泽实力倒是也不错,只不过他疑似汉jianian。”

    日占时,乐善堂中有多名总理参与反日活动,导致乐善堂元气大损。

    这其中,陈祖泽并未参与反日,其后被牵连入狱,出来后,其人被小鬼子任命为“元区”的“副区长”。

    高要略微皱眉,他跟着舒展:“看来港府未将之列为永不录用的名单之列。”

    战后港府也曾搞清算,不过大多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其中有诸多缘由,最要紧一条是能够被小鬼子拉去任职的,大部分都是民间的实力人士。

    比如说中巴的颜成坤,当初就因为公共交通的问题,不得不配合小鬼子做事,虽然其后抽身躲去濠江,却也一时为人不齿。

    这陈祖泽能够被任命为元区,当然是因为其实力不俗。

    早在1917年其便开始在九龙城一带经营的百货生意,其中亦涉足药行、化妆品、古玩等行业。

    1933年创办“陈更焕百货商行”,总店位于九龙城衙前围道,共设有七家分店。

    绝对是拉拢的对象。

    高要冷冷道:“马鞍山乌溪沙、墨鱼洲的两处万人坑还在。”

    “九龙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汉jianian来话事?”

    日占时,小鬼子执行归乡政策,在短短3年时间内,将港岛的160万人缩到50万以下。

    高要说的那两个万人坑便是因为这归乡政策而出现。

    当时江湖上也出了不少汉jianian,比如说福义兴的红棍林满便同日军宪兵部的久宫传一郎拉上关系,其利用小鬼子作为后台,在上环街开设赌局,发了大财。

    导致其他社会人物也纷纷通过林满与宪兵部搭上关系,以致各地区赌当林立。

    后来这些人又帮助小鬼子销售鸦片。

    1942年7月,小鬼子在港岛、九龙设立了600多处慰安所,以解决鬼子的生理问题,当时这些汉jianian没少帮助日军强迫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

    在战后,如林满等人直接被枪毙,却也有漏网之鱼。

    而能够成为漏网之鱼的,绝大部分都是社会显赫人物。

    当然了,这非港岛一家之现象,做最起码高要便知道国民政府内部便也有不少人摇身一变又成了爱国人士。

    至于半岛、东南亚那些地方就不说了,二战后,绝大部分的实权人物都做过带路党。

    陆大潮心想,看来得闲得收拾一下陈祖泽这个吊毛。

    “开车。”

    高要理一圈便已有十足把握,当下便令司机开车,他是大人物嘛,压轴出场是一直以来的规矩的啦。

    “高博士来了,高博士来了。”

    众人纷纷挥手,当时无人有高要这般神奇,刚出现便如帝日星般光芒万丈普照四方。

    说起来,这里面绝大部分的人只在报纸上、口口相传中知道高要。

    但是真正当面接触过高要的,却寥寥无几。

    此刻见那轿车当面驶来,绝大部分的人心潮都在澎湃,好似在期待王者降临。

    不能怪他们这般想。

    九龙跟港岛并不远,摇个小渔船的话,十几分钟就到。

    但是这就跟后世那些被大江分割开的城市一样,明明有大桥连着,开车过去也就是几分钟,但是两边的人就是很少交流。

    搞的跟两个世界的人一样。

    港岛跟九龙就是这样,它们现在就是两个世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