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八、东林党传奇人物之杨涟 (第3/5页)
腾达,这是后话。 魏忠贤和杨涟,二个天生下来的死对头,这是二人第一次交锋,以杨涟的完胜而结束。 这次交锋,给魏忠贤心里留下恐惧的阴影,也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杨涟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文华殿,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终于拥立新皇帝了,杨涟长长地喘了口气,大意之间,做了个错误的决定:拒绝正确的建议,没有马上举行登基大礼,而是选了个良辰吉日——九月初六,并把朱由校放回乾清宫。 平心而论,杨涟不是神,他也有大意的时候。 皇帝都接受大臣们的朝拜了,差的不就是个仪式吗?还能出什么差吗?登基是件大事,不选个良辰吉日行吗? 一切都合情合理,但这实在是个致命的错误。好在杨涟还有战友,还有一样跟他勇猛的斗士,这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左光斗。 左光斗,时任都察院巡城御史。杨涟刚出门口,就被等在门外的左光斗一把揪住,并被吐了一脸唾沫:到初六才登基,今天才初一。这六天里如果发生什么变故,我们怎么对得起先皇。 醍醐灌顶一般,杨涟终于惊醒。 朱由校在内宫,如果被李选侍控制,号令群臣,后果不堪设想。 果不其然,朱由校一进宫,马上被扣住。 关键时刻,王安再次显示了他的智慧与狡诈。几番忽悠之下,李大小姐居然又把朱由校放了,失去最后扳回局面的机会。 杨涟没再给她任何翻身的机会。 至于王安怎么忽悠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我推测:王安的唇舌固然厉害,但主要还是李大小姐耳根子软,智商不够。 从这件事看,出身卑微的人,未必决定不了大事。 身世显要而内心软弱的人,未必能干成大事儿。 一个人内心坚定,行动果敢的人才是成大事的必备品质。 第二天一早,杨涟对李选侍发起猛烈攻击。 周嘉谟和左光斗这两位东林党人联合上书,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 左光斗还连夜写了封现在看来十分恶毒的奏疏,大意是: 李小姐你不是皇后,又不是皇帝的母亲,谁也不想选你当皇后,你赖在乾清宫干吗?皇帝今年才十六岁,正值青春期,容易冲动被勾引,万一有什么意外,岂不是武氏之祸再现。 大家知道,武氏就是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妃子,太宗死后,勾引太宗儿子高宗,终于当上皇后,后来篡位当了皇帝。 你李选侍要干什么?效仿武则天吗? 这么看这份奏疏,真是恶毒且流氓。因为李选侍无非就是争个皇后名分,至于勾引朱由校,她可真没想过,这真是欲加之罪。 可见,名人也有无赖的时候。 知识分子耍起流氓来,比流氓还流氓。 有时对付无赖,只能用更无赖的手段。 李大小姐被彻底激怒,做了件愚蠢无比、自取其辱的决定,下召召左光斗进宫谈话。 左光斗十分牛X,回道:我是御史,只有天子召我我才会去,你算个什么东西? 李大小姐失去了朱由校,就失去了王牌,像断了线的木偶,束手无策。 左光斗这份恶毒的奏疏送到朱由校手中,经王安添油加醋地解说,朱由校颁发命令:让李选侍滚蛋,永远不许进宫。 李选侍还不死心,居然愚蠢地想找杨涟谈判,她的代表就是亲信魏忠贤。 这是魏忠贤和杨涟的第二次交锋。 此时的杨涟根本没把魏忠贤放在眼里,根本没给他多少说话的机会,就警告他:你回去告诉李选侍,如果乖乖地听话就算了,如果冥顽不灵,就等皇帝发落吧!还有你,也是如此,给我放老实点儿! 估计魏忠贤第一次交锋就被杨涟吓傻了,这次没做太多狡辩就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退让。因为他知道,他此时根本不是杨涟的对手。 历史证明,学会妥协退让是所有搞政治的人必须学的一门功课。 此次谈判,让天真的李选侍认识道:对东林党人,威逼利诱都是行不通的。 东林党人有钢一样的意志,铁一样的心肠,头脑中根本没妥协二字。 李大小姐学精了,她开始重新选择主攻方向,这次他选择了方从哲。 从党派来说,方从哲是浙东,跟东林党是死对头。从权力来说,方从哲是首辅,官职比所有东林党人都高。她没想到的只是:方从哲是个软弱的人,软弱到根本不是杨涟的对手。 我们不知道李大小姐是如何对方从哲攻关的,史书上只是这么记载: 九月初五那天,杨涟找方从哲商议,希望他明天号召群臣,逼李选侍走人,算给皇帝登基的一份厚礼。 没想到此前一直很配合的方从哲他老人家竟说:就让她再迟些搬也无大碍吧! 杨涟愤怒了。但任凭他如何暴风骤雨般地劝说,方从哲就是保持沉默。 杨涟是什么人?他是斗士。 什么是斗士?斗士是那种越遇挑战越往前冲的人。凭你一个糟老头子的沉默就能让他打退堂鼓? 绝无可能! 在登基前的最后一天,杨涟不停地到内阁及各部去游说,告诉大家形势的危急,全不顾别人的讥讽和冷眼。 他的执着终于打动了许多人。他们在杨涟的带领下来到宫前,面对深不可测的内宫,杨涟喊出响亮的战书: 李大小姐,除非你今天把我杀了。你不搬出去,我们决不罢休! 可怜的李大小姐,在如此不要命的斗士面前,她害怕了,她和郑贵妃一样选择了退让。她的所有野心和嚣张,都被天神般的杨涟给吓回肚子里去。 她退出了乾清宫,退出了历史舞台,退的无影无踪,史书再无她的记载。 跟他退出的还有她的贴身太监。除了一个鸟人,这个鸟人不男不女,甚至连太监都算不上,因为传说他净身未净,还有孽根残余。 他就是——魏忠贤。 九月初六,明熹宗登基,东林党人大获全胜。 这个胜利着实不易。 从八月二十二日到九月初六,这短短的十五天,杨涟经历了无数个关键时刻,遭遇了各式恶人、坏人,见识了各种阴招、损招,但他挺过来了,他成功了。 他为成功付出的代价极大。 史书记载,短短十五天,他的头发变成一片花白。 这正是呕心沥血的真实写照啊! 东林党人的呕心沥血没有白付出,明熹宗提拔了一大批东林党人。杨涟一年之内,从七品芝麻官变成从二品的左副都御史;赵南星退休二十多年后,再度任吏部尚书;孙慎行任礼部尚书;左光斗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一时间,出现“众正盈朝”的局面,东林党人掌握了朝廷各个要害部门,但最高长官还是浙党领袖方从哲。 东林党人讨伐异党向来是手下无情的。他们借追查“红丸案”之机,迫使老好人方从哲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永远离开了朝廷,随之而去的还有一大批异党分子。 方从哲走后,东林党人叶向高当上了首辅,标致着东林党权力达到顶峰。 此时的东林党人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同属士大夫的什么浙党、齐党、楚党等党派,即便合在一起也根本不是东林党的对手,除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