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开拍 (第2/3页)
,眼神凶狠。 “咔!” “再来一次。” 陈琛适时喊停,然后对灯光师李轩道:“光线有点暗了,现在虽然是剧情刚开始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发展再渐渐增强,但我还是要求只要观众略微凝神就能清晰地观看,不要给他们造成负担。” 李轩想了想道:“那我将照在墙面的射灯往下落一点。” 陈琛点头,他知道李轩的意思,反射的点多,光线被环境吸收的就更少,自然画面就亮了。 此时天色是比较灰暗的,如果如实拍摄必然会给观众增加不好的感官,所以需要提亮一点,这是商业片,如何在细节上让观众感到舒适很关键。 “老张,你去和第五个群演沟通下,他脚步有点虚晃,然后,晚上有人死了,此时他们听到吩咐脚步应该要急促还可以带些愤怒,但我只要求他们做到最基本的凝重就行。” 张志点头,“给我五分钟。” 很快,又拍了一条。 “咔!” “好,换个角度再来一遍,你们做的不错,保持住。” 虽然只是群演,但达到陈琛的要求,他也不吝夸赞。 “好的导演,我们不懂戏,但肯定听您的话。” 群演们态度很好,陈琛对着他们笑了笑就继续安排: “昊子,你去屋里准备吧,格栅都放好了,等会再拍一段他们特写步伐的状态。” “明白。” 影视剧的拍摄大多都是碎片化的,一分钟都算长的,有的甚至是几秒钟、一个表情、一件物品等等,所以一个简单的画面也许会切换好几种视角,后期则会通过剪辑的方式将这些糅合在一块。 当然也有长镜头,甚至一镜到底。 这些自然各有各的优点,如何将它们融合得更好便是功底。 很快,又是一组镜头完毕,宁昊冲着陈琛点点头,表明完成的可以。 陈琛一挥手,剧组转场,紧接着之后的剧情就是官兵们发现金庭礼仪官被刺身亡,然后在前排的官兵互看一眼,眼神充满不安和凝重,一人喃喃自语: “事情闹大了...” “如实告知宰相大人吧。” 在最后一句台词中就此电影开场结束,陈琛之后会在这里切一个黑幕的画面,然后场景迅速切换到主角们上场。 丝毫没有拖沓,直接明了地告诉观众:好戏上场了! “讼文、武哥准备好了吗?” 张讼文和姜武相互点点头,他俩都属于谦虚谨慎的人,只是认真地道:“试试再说吧。” “行。” 张志继续打板喊道:“第五场,一镜一次,action!” 镜头中,一群人被关在茅草房中,双手皆被木枷扣住,有坐在地上颓然的,也有站立不安的,竟都是身穿兵服。 画面没持续两秒就被打破,一个同样妆容的男子被身后官兵直接推了进来,随后门便被关上。 他胸口剧烈起伏喘着息,左看右看的眼神带着茫然又惶恐,待神情好些了才在前头一角落正打算蹲下,但依旧止不住地眼神乱瞄。 宁昊随之将镜头提高,然后正对着他脸捕捉这一刻的表情,紧接着一旁的犯人便表情僵硬地解释着:“别看了,在场的都是昨晚当班进过三进院的人。” 这句很明显是给观众传递消息用,虽然是悬疑,但并不烧脑,反而认真观看的人都能留意到一些变化,这也是陈琛想要的效果,因为他深深明白,这部电影核心是整个故事所引起的大众共情! 张讼文饰演的张大一愣,张大着嘴或许是想说着冤枉,此刻,哪怕在都是阶下囚的人中,他也在充当不知情的人,不管怎么事反正不是他干的模样。 但他的话还没有说出口,门便被粗鲁地推开了,吓得众人一跳,然后见到来人后却又畏缩起来,只有张大眼神中的焦虑减少了一些,同时松了口气。 “咔!” 陈琛喊停后没有直接说话,从官兵发现金庭礼仪官死亡时,他就改变了原作的拍摄方式,不是原作处理的不好,但终究这是两个导演的理解。 他在沉思这一段,虽然暴露的信息会多了点,但在另一个角度理解的话,这也算提前做铺垫了,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处理的不错。 “再来一次,讼文你表情也不用特别内敛,前期是需要冲突和直接点的,这样也能很好的让观众误解,等到反转恍然大悟后那刺激感就更足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