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坦白局 (第1/3页)
桃李春风一杯酒正文卷第118章坦白局“起棺!” 八名成家的绣衣力士高喊了一声,抬起沉重的寿棺缓缓起身。 披麻戴孝的杨戈站在寿棺前,紧紧的怀抱着焚烧纸钱的陶盆,似是不知所措。 一侧喊号子的刘莽见状,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他身前,托着他手里的陶盆高举过顶,大声道:“摔盆。” “啪。” 陶盆在地面上摔了个粉碎。 陶盆一摔,阴阳相隔。 这一世的缘分,尽了…… …… 三日后。 杨戈静坐在自家葡萄架下,阅览五行归元气的秘籍。 一片挺过了冬天的葡萄叶,在和煦的春风中无声无息的飘落。 他弯腰拾起这片葡萄叶,轻轻将它夹进手中的秘籍里。 趴在他脚边的小黄站起来,用湿漉漉的鼻子轻轻拱了拱他的手掌。 “饿了吗?” 杨戈抚了抚它的脑袋:“我去做饭。” 他将秘籍放到案几上,起身撸起袖子往灶屋走去。 小黄耷拉着尾巴跟在他身后,走了几步后忽然扭头望向院门。 “嘭嘭嘭。” 院门被大力的拍响。 杨戈放下刚刚拿下的围腰,缓步走过去拉开院门。 刘莽站在门外,扬了扬手里的一串油纸包和两坛子黄酒:“吃了吗?” 杨戈笑道:“没呢。” 刘莽抬脚跨过门槛:“那正好!” 杨戈关上院门,转身再度往灶屋里走去:“自己坐,我去蒸点米饭……桌上的秘籍,是朋友给我的,未经他允许,我不能给第二个人看。” 正看着秘籍封皮上“五行归元气”五个大字瞎琢磨的刘莽闻声,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他将手里的熟食和酒搁到桌子,漫步走到灶屋外,靠着灶屋的门框沉声道:“你就是杨二郎、张麻子吧?” 灶屋内,杨戈正专注的敲打着火石生火,闻声漫不经心的回道:“是啊。” 刘莽:…… 他又感觉哪里不太对,可是又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太对。 思忖了好一会儿,他才纳闷道:“现在终于肯告诉我了?” 杨戈笑了笑:“那以前你也没问过我啊。” 刘莽:“那以前我要是问你,伱能认吗?” 杨戈:“肯定不认啊。” 刘莽:“那你不还是拿哥哥当傻子忽悠吗?” 杨戈摇着头:“你要琢磨得明白,就不会来问我这个问题。” 刘莽深吸了一口气,他其实也知道,不该来问。 但这个问题,卡在他喉咙不上不下七八日,他实在是不吐不快。 他理了理混乱的思绪,仍旧带着几分不敢置信的问道:“所以,你真是绣衣卫千户?” 杨戈想了想,答道:“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刘莽:“所以,当初三大粮商的那些粮食,都是你抢的?” 杨戈:“是我抢的。” 刘莽:“所以,江浙那些贪官污吏,也真是你杀的。” 杨戈:“是我杀的。” 刘莽:“所以,‘索命阎王’段郁,也是死在你刀下的?” 杨戈:“是死在我刀下的。” 刘莽:“所以,江湖豪雄榜上那位‘显圣真君’杨二郎,也真的是你?” 杨戈:“是我……” 盘旋在心头多日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刘莽却只觉得脑子更模糊了。 刘莽使劲的挠着后脑勺,崩溃的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你到底是谁?像你这样的大人物,怎么会到悦来客栈做店小二?” 杨戈笑道:“事情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当初老掌柜的收留的我的时候,我的确是身无长物、无家可归,老掌柜对我的好、对我的恩情,也全都是真的!” 他看了一眼满脸崩溃之色的刘莽,不待他发问便接着说道:“当初恩典武试那会儿,蒋奎在咱们客栈闹的那一场,你还记得吧?就是老掌柜叫你回路亭那事儿。” 刘莽努力让自己的脑子转起来,点头道:“记得。” 杨戈低头淘着米:“蒋奎留下的那一路腿法,就是我学的第一门武功。” 刘莽大力的一摆脑袋:“不可能,我回家的时候,你的武功就比我只强不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