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节:相逢必相识 (第1/2页)
北海郡一役大获全胜,郭方预被隋朝府兵彻底击溃,再无任何反击的实力.张须陀威名大噪,经坊间百姓口口相传,传出约有千里之遥. 与此同时,罗士信和秦琼二人的赫赫名声亦渐渐流传在人们口耳之中.被说书人和梨园戏子编成大英雄的故事日夜上演. 只是坊间传来传去的慢慢就变了味道,不再是两位英雄好汉为大隋奋力拼杀,而是个人英雄式的顶礼崇拜. 这也从侧面传达了一个信号,坊间民众已与大隋统治阶层离心离德,人们在心底隐隐呼唤天神般横空出世的英雄,灭逆贼,平叛乱,息战火,安家园. 做为张须陀的助手,李栋在这次战役之中,暗地替张须陀谋略按排,名声反不被外人所知,也就无可奈何地做起了无名英雄.好的是秦罗二人都是他的结拜兄弟,眼见兄弟二人威名远播,李栋也替他们十分高兴. 卢明月本来磨刀霍霍,意欲将齐郡一举拿下.张须陀的神勇和秦罗二人的威名竟然震慑了他.卢明月投鼠忌器,不得不暂时按兵,寻到可趁之机再相机而动. 粮食不足的府兵要回家再带些粮食,张须陀的府兵也需要一番休整.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张须陀命令府兵分批次回去,府兵留守大部分仍严阵以待. 齐郡刺史叶继善因张须陀获胜也倍觉面敷荣光,派人邀请张须陀,秦琼,罗士信等人赴宴,独独没有邀请李栋.在他的眼中,李栋在这次战役之中寸功未立,略有薄名也是趁了他们三人的东风才扑腾了几下,自然被他看不起. 参加完叶刺史的宴请后.张须陀担心李栋心中忧闷难释,便在家中重新摆了一宴,单独邀请李栋,为他悉心开导. 叶继善就算请了李栋.李栋也不会和他在一席之间相处.叶继善的为官之道和人品让李栋打心眼里瞧不起.可是张须陀的宴请他就不能不去了.他心里也知道,这次宴请是为了弥补叶继善的缺失.担心自己难以释怀而安抚自己的. 李栋不能不去,他有一肚子的话想和张须陀透露一些. 要不了很久,多了一年左右,张须陀便会被隋帝杨广官封河南讨捕大使.前去平叛瓦岗起义的翟让和李密.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此次战役张须陀有去无回. 作为穿越之人,李栋心知肚明,试图不被张须陀发觉的情况下,旁敲侧击提醒于他,警告于他,使他早日做准备.尽量避免这次必然的悲剧赤果果的上演. "北海郡一役,你的功劳我是知道的,那叶刺史不懂行兵作战细节,宴请名单中没有把你列入.还望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中,看开一些,大肚一些,释怀一些,也等于是给老夫我一个面子."张须陀不像面对自己的属下,而像是面对自己的儿子,手捻须髯语重心长劝说李栋. 提及叶继善李栋不由自主的脸露鄙夷之色,强压心中的不满,淡然而谈:"叶继善为人两面三刀,口蜜腹剑,我从章丘来齐郡之前已经知道了.慢说他没有邀请我赴宴,就算是他派马车来请,我也不会去的.我羞于这等人为伍." "张郡丞待大隋朝耿耿忠心,天日可鉴.我是帮助你的而不是帮助他的.他还不配我替他卖命出力." "话虽如此,也不要轻易说出口,省得被隔墙之耳听去,辗转流传到他人耳中,被人落下口实.身在官场之人,有许多事都不尽人意.即便是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且当作没有看见.圣上待我张某不薄,我只有尽心尽力为朝廷贡献忠心赤胆,方消我心中愧疚." "而你年龄尚幼,不懂此中深浅,需再加火候粹炼一段时间,你就明白了."提及官场之事,张须陀也十分无奈,身在其中,无力自拔,只能随大流浑浑噩噩. "郡丞的教诲,在下用心铭记,不敢稍忘.只是……张郡丞难道没有丝毫的察觉,这大隋江山现在已形同破絮,难以遮羞盖寒了吗" 李栋对张须陀的关心已经比关心自己还要强烈,话锋一转,把话题引到张须陀即将面临的灾难. 为让他认识到当前隋朝官民离心的形势严峻,李栋不得不从大处着手点醒于他. "我何尝不知道圣上好大喜功,对奢侈之事多糜烂.其他的不提,单是营造东都洛阳便征发数十万役夫.江都之事更是劳民伤财,圣上驾幸江都,沿岸百里的郡县莫不搜刮奇异之物,献于圣前.谁不这样做,便被冠以办事不力的大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