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节 心理中心 (第2/2页)
我内心里更渴望这样的快乐。可我渐渐发现,在高手如云的大学里,我似乎很难实现拿奖学金的梦想。而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学习又我的主业,而公益不是。所以,我很难快乐。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心理中心。 校心理中心地址是在学校信息楼8楼。心理咨询室在信息楼八楼,位于楼道的角落处。门旁的墙壁有张贴画,画面上一双宽大的手向上伸起,上面写着“爱心、理解、尊重、接纳”。我可来到门口,我一直不敢走进去。在门口徘徊了好久。走过来,走过去。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好像有声音,好像有人在谈话。我又赶紧走开了,如果我走进去了,我该怎么开口呢?告诉别人我有心理问题吗?这多难堪呀。 所以我一直不敢走进去。 可是我又想走进去,因为我想改变我自己,想突破我自己。我想走出当下的心理怪圈。所以,我咬咬牙,痛下决心,终于迈了进去。 接待我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面对面地坐下时。这时我看清了她的面容。头发花白,额上满是皱纹,眼睛眯得很小。年龄估计很大了,精神却神采亦亦的,脸上挂着微笑。心理咨询又是完全免费的,她会不会对我马虎了事呢。我在心里嘀咕着。 经过相互介绍,我知道了她姓黄,今天六十多了。她先让我介绍下自己的情况,有什么苦恼,我零零落落、没有头绪地说了一大堆。最后我终于说到了重点。 “我很自卑,上大学以来仿佛从来没成功过。身边很多同学拿奖学金,或评优秀学生干部什么的,我却似乎一无所长。我说我从来不逃课,天天上自习,成绩却提不高,考试还挂科。
我觉得活得好累,我不知道前途和希望在哪里? 黄老师反问我:”“你一直在看别人的优点和成就,整天在跟别人比较,你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社会不就是个竞争的社会吗?从懂事以来,我们就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现在主要是考试,未来可能是工作。小学时代我经常是前三名,可到了初中就成了前六名,到了高中就成了前十名,到了大学,成了倒数几名。”我苦着脸说。 “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竞争。但是我们不要为竞争而活着。有的人在某方面很优秀,我们祝福他就好了。不是羡慕嫉妒,更不必仇恨和自卑。生命是自己的,我们要不断突破自己,散发自己的光芒,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光芒。如果盲目地去和别人比较,那必然会很痛苦。你内心的贪婪和嗔恨,这些东西如果魔鬼一般,让你每天过得很痛苦。”黄老师说。 “那就是混日子了,天天吃喝玩乐,睡懒觉,打游戏。我不想自甘堕落。”我说。 “不是要你自甘堕落,而是要你接纳自己。其实,在很多人眼里,你也很优秀呀。你能考上重点大学,这是多少人做不到的呢。你在羡慕别人,有没有人想过也有很多人在羡慕你呢。你为什么不爱自己,不羡慕自己呢。 要接纳自己,而非为难自己。我们是211重点大学,大家以前高中时在班里都是优秀生,现在这么多优秀的人聚在一起,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拿奖学金的。所以不必刻意为难自己。有,很好,没有,也接纳。 我们咨询室门口写的八个大字,你进来时看到了吗 “爱心、理解、尊重、接纳”我脱口而出。 我忽然间明白了什么,主动地说:“大学里高手如云,同学们都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尖子生,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的排名不可能跟高中一样了。我要接受这个事实,也要接纳我自己。不要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也许这才应该是我未来正确的方向。是不是,黄老师!” “你真棒,悟性好高。每个生命有它的独立性,个体性。每一个生命都是很特别的。生命是一场有意思的旅行,而非一场不知疲惫的马拉松。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活得就是一种幸福,你可以呼吸,可以说话,还能进大学求学,将来还有能工作,这都是幸福的事呀。如果贪求太多,别人有的都想要,无法满足就会一直苦恼。这又回到那句老话:知足常乐。不过我再加送你一句:尽力而为。只要你一直做到尽力而为,是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东边不亮西边亮,你最终一定会发光发亮的。要相信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