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2章:栽下梧桐引凤凰 (第1/2页)
回到渡口村三天后,李茂阳开始动工建房。 用的还是他去年用过的那帮六原县盖房民工,要建的房子分两处,一处是在他诊所加盖四间房,一处是在他诊所后面五十米以外建一处,也是四间房。 第一处是宿舍形式的,比较简易。 第二处却是住户形式的,是专门为张恒初一家建的,却比较上档次,有书房,还有室内卫生间,这工程量不小。 两处建房,预计怎么也得花掉李茂阳大几十万! 幸好盖房基地算是他买下来的师父郑大可的宅基地,建房审批手续什么的,对于现在的李茂阳来说不算什么。 此时建房的难度虽然比夏秋季建房要大一些,但也大不到哪里去。 如今春分已过,光照加长,气温持续回升,树木已经渐渐开始返绿,土壤中空气受热膨胀,空隙增多,植物种子也已经悄悄开始萌发。 所以这个时节建房,也不算一件稀罕事了。 只是家里老爸老妈和诊所里的人,对他这次建房情绪不一。 家里老爸老妈对他又要大花钱大兴土木,自是担心他白花钱瞎铺张,听说盖的那个上档次的房子还是为一个老中医修建的,甚至都有些吃醋。 他们当父母的都还没让儿子这么孝敬呢。 李茂阳看出老爸老妈这说不出嘴来的情绪,就笑道:“哎呀,咱们家房子靠后个一两年,争取比这建得还好!” 他说的是真心话。 如今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决定,无论他将来怎样发展,是不是会始终长年呆在这里,会不会在城里买房,他都要把这里当作他的一个基地,一个中医传承基地。 因为他家的土地就在这里,这里有他的根。 而且这农村里的中草药也为数不少,将来想种中草药也方便。 而且这里的环境比较安静,适合建立疗养康复所之类,也适合收治一些“新式收费”病人。 这些都是城里比不了的条件。 所以,这里必须是他的一个基地! 那么,在这里给自家建一所好一点儿的房子,将来即便不在这里长住,来回走也需要有个住处啊。 所以,他给老爸老妈承诺的是真心话。 诊所里对李茂阳给张恒初建房有些想法的主要是葛根。 葛根倒不是妒忌什么的。 作为中医界一员,他其实早听说过包市张恒初的名头,知道其人的医术是多么的牛逼,而且人家的年龄资历也远超他,所以李茂阳给张恒初建房,年薪还给到四十万,他完全没有什么妒忌之心,也没有感到不公平什么的。 他甚至很惊讶李茂阳是怎么能把张恒初这个大神请来渡口村这么一个小地方的。 他是担心。 这里毕竟是一个小地方,病源有限,诊所请来了张恒初这尊大神,他葛根还有多少立足之地? 他相信李茂阳的为人,不会随便就辞掉他葛根,但如果他葛根在这诊所里给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他葛根自己又如何有脸面继续赖在诊所里? “葛根,一个诊所,应该只愁有没有好大夫,不要愁病源有没有。 如今是什么样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虽然鱼龙混杂的局面会阻碍真实信息的传播,但毕竟信息的传播已经非常快速了,今非昔比啊。 何况我们从事的是治病救人这个行业,疾患的痛苦折磨,会让人到处寻医问药,百里千里,甚至上万里,以如今的交通条件,只要有望治好自己的疾病,人们会不辞辛劳地赶到,何愁这里是个小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小村,我们诊所的大夫只要真正医术出众,何愁没有充足的病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