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十五人足矣 (第1/2页)
清河县。 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害死了十几匹俊郎健硕的公马,留下了数十匹遗孀。 宣旨的太监一刻也不敢耽误,到了清河县马上就赶赴了县衙。 潘金莲和一票人跪听旨意之后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圣旨把潘金莲一顿好夸,从里到外,这人就算是宇宙第一的好女人,无人比肩的奇女子,不进京难以平民愤。 西门大官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首先预感到这个旨意有些玄妙。 劝降了钦差,杀死了高俅,拒绝了吟诵楼,捅了生辰会的马蜂窝,大家正商量着潘金莲要不要称帝定都清河县的时候,又意外发现了长生不老药,圣旨偏偏又到了宣她入京。 即便圣旨上一句责备的意思都没有,而且皇帝惦记潘金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可这入京一事看着也太像鸿门宴了。 不过西门庆的分析显然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 “小白脸子满脑子都是屎,所以想事情总是很复杂。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玛瑙做得尿罐子也不能当茶壶。吴用你说我这个比喻句用的怎么样?有没有点儿一代文豪含沙射影的效果?”晁盖递给吴用一个眼神儿,傲娇的拍了一下胸脯。 吴用尴尬的裂了一下嘴角:“晁天王话糙理不糙。这个时候让大人入京也确实有点儿匪夷所思。”他拱了拱手继续解释:“要说皇帝老儿什么都知道,我不太相信。可是要说他什么都不知道,你们信吗?” 晁盖脸上马上就蚌埠住了:“吴用你现在放罗圈屁的本事是打哪儿学的?真是进猪者猪圈近墨者砚台,是不让西门给你传染了? 要我说就进京去了又能怎么滴?我们潘大人现在在大宋那可是家喻户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潘金莲? 我就不信皇帝老子能连民意都不顾了,强行把潘大人那什么喽!”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脸上:哪什么啊? “不去就是违抗圣旨,那样就是真的造反了。去了又不安全,一不留神就存在香消玉殒的可能性。所以必须仔细筹谋以策万全,这样,大人你得多带上点儿人。”西门庆凝眉建议:“此一去我建议大人带上十五万兵马。” 大家的眼珠子瞬间瞪大了齐刷刷盯着西门庆。 潘金莲心想那他妈跟杀进京城有区别吗? “等会儿!我不同意!”谁也没想到这时候一向主张造反的晁盖一反常态,挥着手就跳了出来。 “带去十五万兵马?万一朝廷调虎离山,来攻打清河县,到时候清河县的老百姓被连锅端了怎么办?到时候生灵涂炭谁负责任?怎么样我今天这成语用的?你们谁再说我没文化别说我刨你们家祖坟。” 虽然他今天总算没有主张蛮干,但是思路转变的这么快,还是让大家都有点儿错愕。 “嗯……”西门庆顿了一下,目光有些迟疑的扫视了众人之后朝着潘金莲一拱手:“清河县能有今天,都仰仗潘大人英明睿智。没有潘大人,清河县百姓也无非一直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已。 值此潘大人安危存亡之际,相信清河县的子民一定都是跟我一样的想法,若能护佑大人安全,一切在所不惜。” 这一番话过后,众人看西门庆都是同一个感受:“大官人你变了。” 这还是那个见到潘金莲就退避三舍的羞涩青年吗? 公孙胜气的脸红脖子粗,眼神充满了杀机:“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一些小白脸子,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