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明末回汉唐_第七十一章 松树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松树炮 (第2/2页)

r>
    这造松树炮有两个方法,一种就是直接在树心钻出炮膛。

    不过那样最起码要有基本的镗床,哪怕是畜力或者是水力驱动的都行。

    现在的条件很明显不满足。

    另外一种就是将圆木一分为二,直接用工具挖出炮膛,然后将两扇木头合到一起去。

    李嗣兴选择了第二种。

    这些王应龙带出来的木工手法都很娴熟。

    李嗣兴跟他们讲了做松树炮的要点。

    其实也就是怎么确定炮膛的大小,也就是炮的口径。

    李嗣兴还是比较保守的,将松树炮的炮壁留的厚一些。

    另外他让王良工去准备一些长铁条,到时候好做成铁箍将两扇炮管给固定起来。

    其实要是有镗床的话,直接在圆木上钻,那样做出来的松树炮必然更加的结实。

    这些炮的口径根据圆木的直径不同有一定的偏差。

    不过最小的也在100mm以上。

    这对李嗣兴没有影响,因为他是准备用来近战使用的。

    而且李嗣兴以前就看过介绍,这种炮即使是炸膛了,一般也只是裂开,而不会说是炸成一大片。

    缩小发射药的装药量,更是降低了这种风险。

    李嗣兴跟着匠营的工匠一直忙到了半夜。

    他感到自己的眼睛都要睁不开了。

    意识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李嗣兴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一开始的几天,跟病魔做斗争。

    等病好了,又开始争分夺秒地往磨盘山赶。

    他似乎是在跟命运赛跑。

    “给你们的主人盖上,看好他。”王应龙递了一个毯子给岩龙。

    李嗣兴素净的脸上还带着一道道碳灰,他斜倚着一堆木头下脚料就睡着了。

    王应龙看向李嗣兴还有些稚嫩的脸,眼中满是怜惜。

    这么大的娃子就已经这么拼命了,他们这些大人、老人还有什么资格懈怠啊。

    “良工,让小崽子们,轮流休息,每人一个时辰,人停工具不停。那松树炮继续造,圆木不够就去边上林子里找。”

    “父亲,这东西没验证过,咱们真的要造那么多啊。”王良工劝道。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年纪大了,越加的固执。

    但他还是试着劝了一下,他也是一个成熟的工匠,精通木工、打铁。

    而且王良工还读过书,他甚至研读过《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杂书。

    因此,王良工并不觉得在自己在百工技艺上不如父亲。

    “嗯,造,能造多少就造多少,你要相信这个娃子,你觉的他这么辛苦跑到匠营是来糊弄你的吗?你知不道他在山中跑了十几天,今天上午才赶到大营。这娃子才十三岁,以前在晋王府,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啊。”

    王良工顺着父亲的眼睛看去,李嗣兴的身材虽然高大,但是素净的脸庞依然稚嫩。

    这孩子在工坊嘈杂的声音中睡得还那么香。

    确实是让人心疼。

    王良工自己的儿子、女儿也有跟李嗣兴差不多大的,这会儿都已经撤退到腾越城去了。

    他们也不用像李嗣兴这样辛苦。

    听说李嗣兴现在独领一营人马,还要参加接下来的战斗。

    他们这些工匠不等敌军到来就会撤退。

    他们会远离战场撤到安全的地方去。

    现在辛苦一点又算什么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