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邲地之战(2) (第2/2页)
雄,原因何在?就在于军队能战、将士勇敢! 如今,失去了郑国,就应该立即夺回郑国,面对强敌,就应该勇敢面对。 现在退缩,就是将晋国霸主之位拱手相让给楚国,这是晋国的耻辱,为将为帅者难道不要负责吗? 如果因为我们而让国家和国君蒙羞,我士穀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要撤,那你们撤,让我撤,没门!” 说罢,拂袖而去。 荀林父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道:这个人怎么这样? 是啊,先縠这人怎么这样?其实原因很简单,先縠渴求战功! 因为自先氏家族本来便是晋国最牛的家族之一,但父亲先克于公元前618年被害后,先氏家族已经整整二十年没在在晋国政坛露脸了,可以说是没落很久了。 现在好不容易自己进入了六卿领导班子,而且深受国君赏赐,直接提拔为六卿领导班子第二把手,怎么能够不好好表现? 积累足够的功勋,才有机会象祖父、爷爷那样,荣登晋国中军元帅! 面对强敌,当然得勇敢亮剑!
荀林父此时对先縠虽然很生气,但他也不想多事,反正军事会议决定要撤了,你先縠也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难道真想抗命? 令荀林父没想到的是,先縠还真抗命了! 这边,荀林父准备下令撤军。那边,先縠气呼呼地命令自己的部队迅速渡过黄河,准备与楚军交战。 先縠自己的部队是怎么回事? 原来,晋国三军每军虽有主帅,但帅与佐各掌握着一半的兵力,这也是直属部队。 帅虽然负总责,但对于直属部队,主要还是由各自帅佐亲自负责的。 军中司马韩厥得知这个情况,直呼不妙,因为先縠违抗军令,按理当斩首示众。 但先縠是谁?韩厥虽然号称铁面司马,但他也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如果不将先縠斩首,那自己摊上一个渎职之罪;如果将先縠斩首,那自己将摊上一堆来自先氏家族及其拥护者的报复。 怎么办?唯一的办法,便是默认先縠所为没有违反军令! 而要让先縠不违法,那便要更改军令。 韩厥果然是有办法的,他立即求见荀林父道:“元帅,大事不妙,先縠私自渡过河去,意欲与楚决战。 先縠这一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他那点兵力,如果与此时士气正旺的楚军交手,肯定是全军覆没,那我们就麻烦了。” 荀林父跺脚道:“这小子违反军令,按理当斩啊。但现在他已经渡过河去,司马还要拿他怎么办呢?既然这小子要寻死,那就让他去死吧。” 荀林父也真正火大了。 韩厥看着荀林父道:“不可,元帅,且不论先縠之罪,我担心的是元帅您呐。 元帅想想看,三军出征,您是主帅,与楚交战,损失军队,先縠战死,他倒没有任何过错了。反倒是您,将承担全部的责任啊。” 荀林父急了:“啊?那怎么办?” “如今之计,唯有全军渡过河去,约束先縠,不能让他乱来。”韩厥提出了进军的主意。 就这样,荀林父又改变了命令:全军渡过河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