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邲地之战(9) (第1/2页)
楚庄王心里长叹一声,但仍旧临危不乱,沉着应战。 这是一位平素爱打猎习武的楚王,箭术也是一流水平的。 此时他专挑敌军的马射箭,一则马目标大易射中,二则马倒而敌车倾,可成为临时有效阻碍。 保卫楚庄王的,是楚国勇力指数超一流的左广将军屈荡。 屈荡的一杆大戟,单单重量就是普通士兵所用之戟两倍以上。此时抡将起来,晋军一时哪敢靠近? 唐狡也急了,他率领的几辆战车此时虽然被围,但他完全不顾生死,就一个劲的冲杀。 冲杀了几次,晋军死伤累累,但晋军士卒们仍奋勇拼杀着。 在晋军主力已然溃败的情况下,这一小股晋军居然如此顽强,其中一定有因! 唐狡很快明白了,敌人是想要擒拿大王!难怪如此拼命,你们擒贼先擒王,难道老子就不会? 唐狡再次催动战车,朝着荀罃杀去。他已经看清了,那位穿白袍的年轻将军正是这伙晋人的主将。 荀罃正使劲指挥部下向楚庄王全力进攻,哪曾想敌人会突然向自己杀来? 荀罃反应过来时,唐狡的大戟已经将他的车右给刺死,然后再一戟,御者也被砍翻落车。 唐狡用戟抵住荀罃的胸,令自己的车右跳上荀罃的战车,就这样,把荀罃给俘虏了。 唐狡大吼道:还有谁要送死来的吗? 晋军被这一声吼给震了一跳,再一看,妈也,主将都被俘了,自己还玩个毛命啊。顿时溃散而去。 再看战场。此时晋军已然全线溃败撤退,楚军杀向晋军如猛虎入群羊,不可一世的晋军遭受到了近百年来的第一次惨败。 晋军十万将士,其中中军损失十之七八,下军损失十之四五,唯一保全的是上军。 为何上军能够保全?因为上军元帅正是大名鼎鼎的士会。 他冷静地指挥自己的部队有序撤退,这是他在战前作了充分准备的结果。 大战之前,他的上军没有出现过任何愣头青,都在指定位置严阵以待。 不但没出现过愣头青,而且士会早就在郑国派使者前来唆使晋军务必与楚军一战时,便坚决支持荀林父准备撤军的决定。 但是,三位主帅荀林父、士会、赵朔的决定被先縠等人给搅黄了。当荀林父还在纠结要不要撤时,士会和赵朔开始为自己的部队作起了准备。 其中赵朔早就安排人手赴黄河搜集渡船。只是令赵朔没想到的是,虽然准备了一些渡船,但由于晋军这次失败来得太快,以致于渡船根本不够用,反而出现了同胞战友互相争抢渡船而残杀的严重后果。 只有士会,他没有为撤退作准备,也没有为进攻作准备,他作的是防守的准备。 他的上军两名军中大夫分别是韩穿和巩朔,受士会之命,早就在赵旃出使楚营前,便在敖山前埋伏了七支伏兵。 郤克亲自在那里指挥,没有士会亲自下达的命令,全军都不轻举妄动。 随着中军和下军的溃败消息传来,士会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 因为此时的楚庄王已经发现,晋三军中,只有上军还完整的存在着。 那就消灭晋上军!楚庄王命令参与此次战役的唐国军队悉数向晋上军发起进攻! 士会根本不怕唐军,因为他的部队都作足了戒备。 但是,现在整个晋三军已经有两军完败了,自己的上军如果能够击溃唐军,表面上看来是件大好事,至少为晋军挽回些颜面,而且这是有把握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