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乱局 (第2/2页)
的来找本帅理论的?” 宋云森的话怼的曾善庆哑口无言,最后只能是丢下一句不撤军就等着夏军的反击之类的狠话后,曾善庆带着带着随从气冲冲的离开了周军的大营。 正月十四下午,已然撕破脸皮的夏军永安驻军开始对驻扎在双耳山下的昭武营发动了小规模的袭扰。 消息传回永平城大营,早有预案的周建成和宋云森,当即下令左卫将军韩驰率军连夜进驻永宁城,周建成和宋云森则是在今天下午率领天都六卫进驻永宁城,胡轩就跟在了周建成的亲兵之中。 周军主力进驻永宁城,这一下原本预计正月十六开始攻城的刘观泉不得不命令围困永和城的数万大军分出一部分来应对永宁城方向的威胁。 夏周双方就如同年前一样,再次以永安和永宁二城开始了对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二月,永盛城和永熙城的丢失让刘观泉方寸大乱。 永盛城在永安城西南方,与永安城隔了一座石岐山。永熙城在永兴城正南,处于太丘州进入永州的必经之路上,是永州的四座关城(永平、永兴、永熙、永川)之一。 攻占永盛永熙二城的正是胡轩,原本守卫熙盛二城的军队都被刘和泉带到了永和城,二城几乎可以用不设防来形容。 掌握这一情况的胡轩向主帅宋云森请缨,宋云森了解了情况之后立即命令厉锋校尉欧阳远和中垒校尉刘学思率军跟随胡轩一起,历经千辛万苦翻过石岐山,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永盛城下,永盛城中不过还有三五十老卒守门,见到周军如同神兵天降,当即大开城门,出城投降。 攻下永盛城后,胡轩三人也不停留,留下三百人整顿城防后,大部队昼伏夜行,趁夜里诈开了永熙城的城门,到天亮时,永熙城头已经升起了大周的旗帜。 中垒营在刘学思的率领下,开始准备守城的材料,同时,第二批周军六千人在前锋校尉崔梦忱和中坚校尉宋敏昭的率领下沿着厉锋营和中垒营开辟的道路,进驻了永盛城。
永盛城和永熙城的丢失,让刘观泉方寸大乱。永盛城还好说,永熙城是太丘州乃至于大夏南部诸州进入永州的必经之路,更是暨南军的粮道。 魏林光统帅永州军事时,永州的钱粮更多的是由太安州、太玄州和太和州供给,其余各州略微支援一些粮草就行了。而如今刘观泉带领着暨南军进驻永州,供给钱粮的也变成了太丘州、太华州和太上州,太安州如今深陷与北三州的战事,无力给予永州任何支援。 粮道被断,进入永州的三万暨南军就只能和永州原来的驻军抢补给,短时间还可以,时间一长,两军之间必然会产生龃龉。 知道不能放任熙盛二城被周军攻占的刘观泉,立即派出了义勇营和武勇营进攻永盛城,长子刘骅率军一万进攻永熙城。 义勇营和武勇营刚离开双耳山,昭武军就立即占领了双耳山,而后翻过双耳山出现在了永和城南三十里,威胁着永州军的侧翼。 永和城外,永州军大营。 刘观泉再一次的摔了杯子,周军的步步紧逼使得他捉襟见肘,兵力分散之下,永川城和永兴城已是无兵可守。 “胡轩小儿,本都督不杀了你,誓不为人!”很显然,刘观泉把这一切归罪于胡轩的身上。 “大都督,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永和、永熙、永盛三城我们必须有所抉择了,两万人想要攻下熙盛二城,还是有点困难,而且永川和永兴二城没有任何兵力驻守,若是周军再次分兵,怕是这二城也要落入周军之手。”军师西门桀面带忧色,永州的局势,让这位在暨南关面对十余万成国大军都面不改色的老军师都有点手足无措。 “军师的意思是?不再进攻永和城?就这样放过这一万多人?”刘观泉不解的看着西门桀。 “大都督,永和城如今对我军来说,就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永熙二城则不同,永熙城丢失,太丘州和南部诸州的辎重到不了永州。一旦周军攻下永兴城,我军在永州就成了瓮中之鳖。现在撤去永和之围,全军回撤守住永川永安永兴三城,等着太安州的援军到来吧。” 西门桀口中的太安州援军,此时已经到了安宁郡境内,由太安州大都督李云熙统帅,全军一共五万人,但是超过一半的人是新招募的流民组成的新兵。 去年永州大战的同时,西部太虚州等地发生了旱灾,大量百姓成为流民,一些别有用心之辈乘机组织流民冲击官府,形成了不小规模的叛乱。恒王夏俊熙就是在这个时候去的太虚州,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还招募了一批无人组织的流民,组成了三个万人规模的新军。之后又陆陆续续的招募了五万多人进入新军,李云熙所带来的五万人中,就有三万人是恒王招募的新军。 夏都方面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派兵支援永州,一是因为恒王并没有如预料中那样倒向景瑞二王,而是上书支持了新帝夏俊英;二是在抚夷大将军陈铭的计谋下,景王麾下最精锐的破虏征虏二军在景山关被守军击败,破虏将军秦安险死还生,景王不得已只得退军三十里。 自觉局势已经稳定下来的夏都方面,得到永州的战报后,当即命令李云熙率军五万支援永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