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长途汽车上的邂逅 (第2/3页)
方面的事,座机、BP机、手机。那少妇算是他们乡镇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虽然是小富,但也买了BP机,这在乡镇也算混得很不错的了。 吴凡有意无意的说,乡镇的市场体量太小,做服装生意可以考虑去县城或者地级市,渝州虽然离得近,但是杭州、广州的服装市场货品更全、更时尚、更便宜,销量上去了可以去这两个地方看一看。少妇惊讶于吴凡的见识,她只知道广州的服装好,但不知道杭州的服装也很好,而且这两个地方她都还没去过。其实吴凡也不过是前世有点印象而已,具体什么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倒是随便聊聊也无伤大雅,至少不会误人子弟。 俩人越聊越投机,可能是吴凡人长得帅,懂得也多,性格还挺温和,那少妇似乎越来越喜欢和吴凡聊天。 后来吴凡才知道,这少妇根本不是什么少妇,人家才22岁,属龙,比吴凡还小两岁,为了避免旅途中不必要的麻烦,她故意把自己捯饬得成熟一些,难怪吴凡也走了眼。她叫姜静,没结婚,也还没对象,追的人倒是不少,可是她眼光高,没动心的。眼光能不高吗?经常跑渝州这种大都市,1998年渝州已经成立直辖市一周年了,比起吴凡当年上学时变化很大,更加有活力,更加时尚。 姜静父母也是做生意的,不过不在当地乡镇,而是早年就到了渝州,据说生意做得还不错。但是由于与她相依为命的奶奶不愿意去渝州,仍然留在当地乡镇,姜静便留了下来。父母不在身边监督,她又不爱学习,勉勉强强混了个高中毕业,毕业之后她也迷茫过一段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 奶奶让她去渝州看看父母,mama也隔三差五的打电话来让她去渝州玩,她就收拾收拾去了渝州。和以前上学时寒暑假一样,到了渝州,除了吃好吃的渝州小面、洞子火锅,就是去逛朝天门服装市场。那里服装品类多,时尚、便宜,一逛就是大半天,怎么逛也逛不够。忽然有一天,她想别人可以做服装生意,自己也可以做啊,于是回去和父母商量了一下,父母也赞同。于是她就开始做服装生意,定位于女性时尚服装。 服装店的店面就是她家自己的,一楼店面二楼三楼是住房,以前不做生意,一楼基本上闲着,曾经有人要租,她和奶奶嫌做生意吵,又不缺钱,就没租。这次自己做生意,正好直接拿来用。一切水到渠成,刚刚好。 进货资金姜静也不用发愁,父母给了两万,说不够再给。实际上这些年姜静和奶奶可存了不少钱,都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和给奶奶的治病疗养费。父母不在姜静和奶奶身边,钱就给得多一些,奶奶用钱节省,姜静又经常在寒暑假去渝州找父母玩,买衣服,买首饰等零花钱从来不缺,钱慢慢就存了下来,至于多少,奶奶不肯说,说是等以后姜静嫁人时当作嫁妆。原本姜静没打算要父母给的进货资金,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向奶奶开口要钱的话,虽然一定没问题,但容易引起奶奶的担心,对奶奶身体不好,于是姜静也就收下了。 姜静很小就爱琢磨服装搭配,加上人漂亮、身材好,学生时代就是当地出了名的模特儿,她对渝州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又熟悉,进什么货门清。她又不靠服装店吃饭,利润看得不重,价格定得很是亲民,所以她的服装店生意很好,衣服不愁卖。 没有店面租金成本,销量又好,姜静不到一个月就把进货成本给挣了回来,很快就小有积蓄,慢慢成了当地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不过的确受限于人口基数,销量虽然前期上升的很快,但后来到了一定数量时,就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很难向上突破,算是已经摸到了当地女性时尚服装市场的天花板。 有钱以后,姜静在渝州市内的大药房给奶奶买了不少补品,希望能够改善奶奶体质,降低奶奶的发病几率。给自己也置办了些首饰,买了BP机,店面装了座机电话。手机她倒是也想买,不过现在一个乡镇也就两三个基站,出了乡镇所在地就没信号了,和座机差不多,也就没花那冤枉钱。 不过接下来她也不知道该干嘛了,难道一直重复着这样的生活吗?姜静再一次陷入了迷茫期。 没想到长途汽车上与偶遇的帅哥随便聊聊,便打开了她的视野,她忽然觉得世界很大,机会很多,她的未来还有很多可能。不过随即她沉寂下来,如果像自己父母一样离开老家去寻找自己的未来,追求自己的理想,奶奶怎么办?奶奶身体本来就不好,自己离开了,谁来照顾奶奶?她不再说话,闭上眼睛想着心事。 吴凡眼瞅着刚刚还阳光灿烂的姜静,下一秒就变得忧愁起来,不禁有些莫名其妙,女人还是真是变脸如翻书啊!女人心海底针,哪怕两世为人,不明就里的他也很难明白姜静现在复杂多变的心思。 吴凡也不纠结,萍水相逢,他没想过要和姜静有什么交集。 这时窗外天空已经大亮,还有一些薄雾没有散去,望着窗外的山坡、农田、溪流、池塘,犹如穿行在仙境中。吴凡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农村亲戚家度过的日子,田里捉黄鳝、泥鳅,河里抓鱼、抓螃蟹,地里偷花生、土豆,坡上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