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购入 (第2/3页)
想杀人的目光瞪得有些虚,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不过他好歹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近1o年,和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打过交道,脸皮早就比城墙倒拐还厚了。他脸不红心不跳的摆了摆手:“亲爱的施奈德先生,你不要这么看着我,咱们现在是在做交易,说出的是价,给出的才是钱,咱慢慢谈嘛。” “95o万两,不能再低了。”施奈德咬牙道。 “32o万两,这战事一开,北洋6军也是一个吞金巨兽!”杨士骧咬定青山不放松。 “32o万两坚决不行!这个价,连船建造时的老本都收不回来,更别说其他的了!”施奈德激动地一拍桌子,语气中满是不悦和愤懑,“杨先生,你们就是这么对待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温暖的炭火的友好国度的么?在这个时段,就算用32o万两买一条5ooo吨的巡洋舰,都不一定有哪个国家愿意卖给你们,居然想用这么点钱购入一条过1oooo吨的战列舰?别忘了,还有过7oo名德意志的海军将士也要和你们并肩战斗的!95o万两,就是这个价了。” “33o万两。”杨士骧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94o万两。”施奈德吹胡子瞪眼。 经过一个时辰的讨价还价唇枪舌剑,杨士骧将口风放宽到了35o万两,不过无论施奈德再怎么游说劝诱,杨士骧也不肯将这个价钱再往上涨一分。望着中间还有高达35o万两的巨大资金裂口,施奈德估摸着难以让面前的螨清官员一下子拿出过7oo万两的现款的确有些不现实;他痛苦的揉了揉脑袋,不得不按照柏林方面的意思降低标准:“好吧,杨先生,你赢了。勃兰登堡号战列舰,你们只用支付4oo万两,就可以连船带人一起带走了。” “嗯?”杨士骧心中一凛,刚才这只铁公鸡可是1o万1o万的降的,这次怎么突然就向自己妥协了这么多?要知道,按照现在白银对马克1比3.3的比例,4oo万两可是连这条船的造价都不够!他心里虽然疑惑,嘴上却是毫不含糊:“大使先生,35o万两可是敝国的底线,再多了真的拿不出钱来啊。” 施奈德闻言瞪了他一眼,怒道:“不过呢,贵国政府须同我方签订一个商贸协定,有助于我方商品在贵国的销售,并取消德国商人在华投资的那些限制。这可是我国政府考虑到贵国的财政情况之后,格外开恩提出的条件了!” “果不其然,这老东西不可能会无缘无故的卖自己这么大一个便宜,原来是早早的就把目光转向了商品和投资这上面来!”杨士骧暗暗咒骂着德国人趁火打劫的行径,心里已经开始飞盘算开来。平心而论,根据现在白银与马克1比3.3的兑换比例,4oo万两连那条铁甲大舰的成本价钱都收不回来,如果自己换做是德国人,也不会干这种亏本的买卖。不过这个4oo万两价钱却几乎已经是目前北洋能够承受的底线,再多了就会影响到前线6军的银两供给;而签订贸易协定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是其造成的后果却是长期性的! 不过,相对于眼下燃眉之急的危局,哪还有功夫去管日后洪水滔天? 施奈德看了看客厅旁侧的座钟,气定神闲的坐在座位上;他端起桌上的茶杯,用杯盖扫了扫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轻轻抿了一口。转过头,见面前的螨清官员仍旧眉头紧锁,一言不,他咳嗽一声,打破了持续许久的沉寂:“怎么样杨先生,这个提议你认为如何?” 杨士骧徐徐道:“大使先生所言甚善,关税降低多少咱们可以继续慢慢商谈。不过4oo万两对于我方来说,仍旧过了可以承受的底线。现在我方就只有35o万两银两可以用于购舰支配,再多了这钱实在没处去找。” 看着施奈德老头逐渐阴沉下来的脸色,杨士骧连忙道:“咱们今天还是颇有进展的,差价从7oo万两缩小到了5o万两,不是吗?咱们就先谈到这吧,我需要回去将谈判的结果禀告给中堂,让他老人家定夺。” 施奈德哼了一声,道:“烦劳杨先生转告李中堂,这是敝国的底线要求,如若少一分都坚决不出售!现在贵国的北洋海军,和日本的海上力量早已是今非昔比,这一点无需我这个外人来说吧!没有勃兰登堡号,贵国海军拿什么去和日本海军相抗衡?” 杨士骧站起身来,向施奈德拱了拱手,道:“大使所言极是。贵国雪中送炭之举,敝国万般感激,请大使先生稍安勿躁,敝国一定能拿出一个让贵国满意的答复的。” 施奈德微微颌,随后闭上了双眸,竟是不再理他;杨士骧本还想说几句虚情假意的客套话,见对方如此,也无需多言,抱拳道:“告辞了。” —————————————————————————————— 最近李鸿章的日子可谓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早在光绪皇帝正式对日宣战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2日,由于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主力出巡没有取得战果,朝中清流党抓住这个把柄,向丁汝昌大肆攻喧,说这位6军出身的海军最高司令“鼠不前,意图观望,纵敌玩寇”,要求朝廷立即罢黜丁汝昌的海军提督衔。更有甚者,竟称李鸿章“年老昏聩,性情乖戾”,应该立即下台,让有德者上位。 李鸿章本人威望较高,且是朝廷官场高层不可或缺的对外交涉人物,最重要的是他深得慈禧老妖婆倚重,清流们对他的攻击几乎可以无视;但是丁汝昌却不具备这些条件,于是就成了这些1oo多年前的官员们借抗日之名,行削弱淮系力量之实的第一目标。一场原本是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却又被这些人搅合成了自家消耗内斗的绝佳舞台。 在这种大背景下,李鸿章也不得不先将买船的这一档子事放在一边,专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