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山中山 (第2/2页)
自己的本事却是毫不逊色。 李晏清不知该如何形容,仿佛一个气泡,不大,以许知行为中心,方圆丈许,气泡托着三人和李二李小妹,缓缓坠入河中,气泡边缘河水汇集,鱼儿游曳,当真好似观光一般。 仅仅缺了点亮光。 朱凉盛赞,“早就听闻儒家修小洞天,蔚为神异,今日终于得偿一见。” 许知行谦逊摆手,笑道:“大人谬赞,我这哪算小洞天啊,不过是一方小小的自省地罢了。” 许知行说着,望向李晏清作揖道:“据说这河底阴森,是一片死地,应该不乏鬼物栖居,待会儿可能还得仰仗兄台的手段。” 李晏清尬笑回礼,“不瞒许公子,我已经问过河中鬼物,说是此方河底,连它们都不敢靠近,我怕是做不了什么。” 许知行和朱凉皆是皱了皱眉。 连鬼都不敢靠近?听起来很不安生啊。 这片河底之深,超乎想象,据许知行说,他们已经下潜三十丈。 外乡人不知,李晏清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和朱凉这个在乌落城为官已有十多年的人,很清楚,忘忧河心最浅处不过丈余,其他区域多半也不会超过十丈,唯独此处,怎么会如此之深? 李晏清虽然不通地理,但也知道河流奔涌,裹挟着河沙和淤泥,千百年冲刷下来,没道理有这么大落差才对。 委实古怪。 而且三十丈显然还不够,大体上又下潜了刚才那么长时间后,幽暗河水中,有一抹明亮光束,尤为显眼。 李家兄妹和朱凉正诧异探视的时候,许知行已经向光束靠近过去,周遭景象也明朗了一些,总算触底。
谁能想到,这忘忧河底之中,竟然有一座山头? 光束来自于本初大和尚,这位佛门小梵山僧人,此时通体发光,手持硕大精铜禅杖,立于山头一处,恍若一尊神人。 李家兄妹皆是咽了口唾沫,今夜所见所闻,委实对三名少年人造成不小冲击,更是有种“山外有山,天外有仙”的感觉,若是换做一个多月前,见此一幕,兄妹三人肯定以为见着神仙,要跪地拜叩。 出云山一对和赢歌城一对,也没有走远,都在本初大和尚附近不远。 只是此时皆是眉头紧锁。 此地阴冷无比,一片死寂,别说游鱼,连一只浮游生物都没有。被许知行护全的李家兄妹,虽然无法切身体会河水中的状况,但是仍然能感受到一种可怕的寒意,这种寒意不会冰冻河水,却仿佛能冻结人的灵魂。 一种极为不舒服的感觉。 周遭山头上只有厚厚的淤泥,和爬满山体的黝黑藻物,哪里有见到想象中的寒潭莲池? 李晏清等人跟随许知行走近后,朱凉拱手问道:“大师,可有发现?” 全身发光、那颗光头尤其明亮的本初大和尚,竖起左掌,颂了声佛号后,回道:“未见莲池,有两处发现。” “哦?” 本初大和尚不做解释,手中精铜禅杖突然抬起,杵向脚下。 咚! 水浪翻涌,无数淤泥和藻物化为齑粉,周遭霎时间障物遮眼,暗黑一片。 可见本初大和尚这看似随意的一杵,蕴藏着多么可怕的力道。 但是如此声势之下,山体却毫无破损,还炸响起一道震耳欲聋的金击之声。 本初大和尚说道:“大人看,这便是第一处发现,此地地质极为坚韧,贫僧这根禅杖也算有几分不俗,竟然只能震碎其上的淤泥和藻物,无法在山体上留下任何痕迹,贫僧怀疑这山体或许是某种未曾听闻过的奇铁,类似天外陨铁那种。” 这时,孟青蟾插话道:“不是铁。” 作为有座剑庐蜚声天下的出云山弟子,他自然有盖棺定论的资格。 但是具体为何物,他也看不出,他想用素樱剑想削下一块山体,竟然未能如愿。 本初和尚点点头,他说过只是怀疑,望向朱凉继续说道:“至于第二处发现,大人请看身后,我们在此处发现了一道山体裂口,不知通往何处,内部有蹊跷,贫僧正在思虑是否要探索,想必这三位施主也是一样。” 他说的是三位,而非四位。 李晏清几人霍然转身,借助本初大和尚身上散发的亮光望去,后方山体上确实有一道巨大裂口,里头空间开阔,幽暗深邃,层峦叠嶂,仿佛耸立着不少山峰。 朱凉双目圆睁,惊奇不已地嘀咕道:“山中有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