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斩神_第八十五章 论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论禅 (第2/2页)

师父脾气不太好,若是知道我笨成这样,说不定会把我逐出师门。”

    李晏清狂挠脑壳,佛门修行的事情,他哪里懂啊,眼前大和尚还真是把“不耻下问”四个字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太看得起他了。

    禅是个什么玩意儿?

    李晏清下意识望向二弟和小妹,两人脸上的迷糊比他只多不少。

    可大和尚这番姿态那是真心讨问,再加上感慨他的悲惨遭遇,李晏清亦是真心想帮忙,少年踌躇问道:“大师所说的这个禅,是指某一种道理?”

    “可以这么说。”本初大和尚解释道:“小施主大概未曾听说过,小梵山虽然算作一个宗门,不过其上庙宇众多,派系也很多,我这一派出自一禅寺,一生只修一个禅。”

    “佛门修行的前几品,九品比丘是初始,但凡是能受够具足戒的僧侣,或者受够五戒的清居士,都有希望修成。”

    原来佛门九品叫作比丘,李晏清恨不得找个小本本记下来,不过让少年更惊讶的还在后头。

    本初大和尚没有停嘴的意思,继续说道:“佛门八品谓之阿阇黎,主修十三德。”

    “佛门七品谓之三藏法师,主修经、律、论三藏。”

    “佛门六品谓之头陀,也称苦行僧,观众生之相,尝世间苦难,修普度众生的佛心,贫僧下山时就在这个品秩。”

    李晏清震惊,已然目瞪口呆。

    少年心想如此修行隐秘,也是我不花银两就能听的?

    亦是搞不懂大和尚为啥要说这些。

    所幸很快大和尚便道明意思,“佛门五品谓之无垢者,贫僧如今正在这个品秩,无垢者修觉,所以也称觉者,分内觉和外觉,外觉修六尘不染,祛除尘垢烦恼;内觉修自见本性。小施主应该不难看出,佛门修行到六品头陀,才真正开始修心境,不过普度众生的佛心,是向外的,而五品无垢者要修的自见本性,却是对内,贫僧以为所谓自见本性,说的便是禅,我们一禅寺不修多,就是师父要让我找到的那一个禅。”

    李晏清恍然大悟,心头擂鼓。

    若非眼前坐着的是一个刚修完普度众生的佛心的大和尚,少年真担心两人唠完后,对方会杀人灭口。

    大和尚这一席话,未免让他知道的隐秘也太多了些。

    如果说以前少年对于佛门修行体系的了解,像是一滴雨水,这滴雨水还是来自于上回的忘忧河底一行,那么现在,少年感觉脑子里有一汪水塘。

    知晓这些内容,私下再做做功课,比如搞清楚十三德是什么,经、律、论三藏又是什么,怕不是能分析出来佛门九品到五品的主要手段,以及应对方法。

    最最起码,往后倘若遭遇到不怀好意的和尚,总不至于一无所知,显得十分被动。

    李晏清暗吸一口气,平复下激动心情,思忖着问道:“所以大师是被卡在了无垢者这个品秩?心中烦恼不能尽除,就做不到真正的无垢,那日在忘忧河底的时候,许知行公子曾感慨过一句,说大师已经修成无垢之身,其实大师并没有修成?”

    本初大和尚点头道:“没错,贫僧只是无垢之身小成,无垢之身想要大成,外觉需要修满,做到真正的毫无烦恼,贫僧办不到,至于内觉要修的自见本性,也就是贫僧师父让我找的那个禅,烦恼未尽,更是无法自照本心去参悟。贫僧现如今就被卡在这个烦恼上,无可奈何。”

    李晏清挠了挠头道:“大师,我觉得未必啊。”

    本初大和尚不明就里,问道:“小施主指的是什么?”

    李晏清解释道:“未必是被这样卡住的呀,小子斗胆说一句,大师会不会本末倒置了?一直想着这个烦恼无法消除,打心眼里也不想忘记那段往事,大师为何不暂且抛开这些,先去找你的那一个禅,小子觉得令师也是这个意思。”

    本初大和尚叹道:“贫僧不是没找,而是找不到,无迹可寻。”

    “不。”李晏清摇头道:“大师你应该从未抛开那个烦恼,或者说那段痛苦去找。其实大师的禅,我大概有点猜测,不过令师既然让大师自己悟,肯定有他的用意,小子就不点明了。”

    “小子只问大师一句,大师行了八万里路都未曾磨消那个烦恼,是因为恨吗?小子以为不是,大师方才谈起此事时,身上并无愤怒和戾气。”

    李晏清深深看了眼面露沉思的大和尚,最后说道:“令师是对的,他只让你找禅,不提其他,因为大师你但凡能悟出这个禅,那个烦恼,也就不再是烦恼。”

    本初大和尚突然把没有吃完的羊腿递过来,接着随手提起精铜禅杖,身形仍然坐在草地上,却爆退划开十丈之外。

    “阿弥陀佛,多谢小施主,贫僧厚颜,借贵地边角一用。”

    李晏清爽朗大笑,“荒山无主之地罢了,大师请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