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隐婚 (第2/2页)
不全是生她的气,而是要把战场留给老婆……女人的问题女人处理,这是娄父的一贯想法。“你昨天晚上去哪了?”娄母沉着脸问道。“四合院。”娄晓娥也不想像挤牙膏一样被老妈问来问去了:“我已经跟傻柱确认关系了,这是他给我的求婚戒指我已经答应了,明天早上他来咱家提亲,我们直接去结婚。”她得意地将戒指亮给娄父娄母看。“不行!”“不行!”不仅娄母喊了一声,就连已经进屋的娄父也出来了。娄晓娥掰开了、揉碎了,跟娄父娄母据理力争,但老俩口像是吃了秤砣似的,就是不答应。最后娄晓娥也发狠了:“现在是新社会,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你们说了不算!这个婚我们结定了!”娄父黑了脸,不想搭理这闺女,娄母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娥子,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劝,爸和妈还能害你吗?”“许大茂又是怎么回事?当年我可是听你们劝了,结果怎么样?”娄晓娥反问道。说实话,她真不想说这些呛气管子的话,但她觉得父母有些太不讲理了!厨子怎么了?那是一辈子的技术活儿,放映员能比吗?“你们也太不知道感恩了,我和傻柱是真心相好的,就凭他救了你和我爸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换一个人,就算是有门路,肯在这个时候伸手吗?”娄晓娥气冲冲地说道。她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娄父立即发挥了一下自己的联想——何雨柱这么容易就把自己捞出来了,可如果惹恼了他呢?会不会再把自己送进去?这么一想,娄父顿时感到毛骨悚然,赶紧示意娄母不要跟女儿抬杠了。娄晓娥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娄父会脑补这么多,她还以为父母被自己说服了,可惜没有电话,要不她就连夜通知何雨柱了。何雨柱这会也在仓库空间里忙活着——他压根儿没准备把柜子拿出来。抽屉没问题,所以他重点查看的是柜底。轻轻地了一下之后,他已经是心中有数,找了一把扁口螺丝刀从里面将柜子底部撬开……柜子下面有三个抽屉,也是三块隔板,隔板下面都有东西。左面是二十根大黄鱼,还有一些绿色的钞票……居然是美钞,一共是四叠,每叠元。中间是一摞摞的银元,一摞四块,一共八百块,仔细一瞧,银元的底下还压着一些应该是真迹的字帖,是用一层红色绸布与银远隔开的。右侧则是一个个格子,底下铺有天鹅绒,上面是一件件的玉制首饰,其中最贵重的是一对帝王绿的镯子和一对血翡镯子。其它还有翡翠手链、羊脂白玉的平安扣、扳指什么的,也相当不错,只是体积小了一些。让何雨柱激动的是,居然还有几块品质上乘的鸡血石和田黄石。好东西啊!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哪家后代在传承过程中断代了,结果在处理家产的时候就把这东西处理了,要知道可能会后悔死。什么?等以后找到原主还了?那一定是脑袋瓦特了!真以为人人都是娄晓娥啊!何雨柱多少也是有点儿数的,娄晓娥的那些东西确实值不少钱,但比起这些还差点儿,刚说那些书法真迹吧,怀素的《苦笋帖》和《食鱼帖》;张旭的《承须帖》,还有十多张字帖何雨柱也不是很熟悉,那些署名需要仔细考证才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光是那些字帖,都是无价之宝!东西取出来单独放好,何雨柱将隔板也给重新钉好。虽然说知道娄父娄母那关不好过,但该做的准备还是要有的,何雨柱给娄母准备了一条爱马仁的围巾,给娄父准备了一枚鸡血石,然后又准备了两条烟、两瓶茅台和两包点心、两听罐头。这些东西的要是拿到后世,那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见面礼了——点心、罐头不值钱,那枚鸡血石印章原材没有十几万拿不下来。第二天何雨柱那是请了假的,大清早就穿着一套簇新的中山装,蹬着皮鞋,骑着自行车前往娄晓娥家。出大院的时候被三大妈看到了,大概是因为老伴三大爷的‘职务’被免了,整个人显得有些蔫头搭脑的,居然没有八卦。以前原主虽然也相过亲,但绝对没有经历过见家长的那一步,而何雨柱在重生前也有过不少.女人,却也从未到见家长的程度,所以何雨柱站在娄家大门前还是颇为忐忑的,犹豫再三才举手敲门。开门的是娄晓娥,看她的眼睛,微微红肿明显是哭过,何雨柱的心里就是一揪,低声问道:“是不是娄叔、娄姨不同意。”娄晓娥脸上露出勉强的笑容:“没事,他们还是同意了。”她抿了抿嘴唇,低声道:“等会儿无论什么情况,你都不要介意好吗?只当是你来通知他们一声咱俩要结婚了。”何雨柱笑了笑:“晓娥,你放心,他们是你的父母,将来也是我的父母,我不会见怪的。”走进娄家,娄父娄母显然也已经准备好了,何雨柱规规矩矩地将礼物呈上,在看到鸡血石的时候,娄父的神色动了动,似乎有些惊讶何雨柱怎么会有这东西,但他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欢喜的神色,用实际态度告诉何雨柱自己很不爽。何雨柱也不爽,虽然跟娄晓娥说是那么说的,但他对娄家这些人没有什么好印象,所以表现得不卑不亢,坚定地向娄父娄母表达了要娶娄晓娥的决心。“我只问你一句,你也知道我们的身份,这会给娥子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可能会牵连到你,你不怕吗?”“走路怕摔死,游泳怕溺死,吃饭怕噎死,人这一辈子或许会无时无刻不面临死亡的威胁,除死无大事,一点儿风险算什么?我和晓娥结婚后,会和晓娥申请去三线支援国家建设,生活环境可能会苦一些,但我会尽可能地保证晓娥的生活质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