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你自由了 (第1/2页)
永平县降狼村。 古义父子家的门口挤满了人,定睛一看都是老弱妇孺。 屋内古义戴着猪头面具坐在凳子上,身边蹲着古悦。他只是站累了,家中唯二的另一张凳子上坐着一个穿着制服的衙役。 “感谢县令大人的铭记,犬子不过是运气罢了。” “运气好的是黄柔。要是那天没我和她一起被绑,估计这会儿已经被卖到窑子里去了。”古悦心中吐槽。 “古兄弟客气了,只是。。。”衙役稍稍迟疑。 古义心领神会,将十两银子拿出二两双手奉上笑道: “衙役大哥辛苦,这些银两就当鄙人请众弟兄喝酒了。” 不想衙役拱手退让,一来众目睽睽,二来师爷交代过,务必一个铜板不能少的叫到古义父子手中。 古义有些诧异:天下还有不要银子的衙役? 古悦心中暗想:“看来这里的县太爷为人不错啊!属下调教的可以!” “古兄弟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想说的是。。。”他看了看蹲在一旁画圈圈的古悦,用手挡住嘴示意古义凑近耳朵轻声说道,“只是那犯妇在狱中反复提及,令郎可能有些问题。” “她是害了天乐吗?”古义听闻心中一颤以为梅花儿用了什么阴毒的手段坑害自己的儿子。 “不不不。。。”衙役把声音压的压的更低沉声道,“她在牢里反复说道令郎被老怪夺舍了。。。” 古义心中大为震惊。 “夺舍?” “没错!她每天只重复着一句话:那小子被夺舍了,别信他,别信他。。。”衙役轻轻说道。 古义低头沉思,他看了看古悦然后问道: “天乐,晚食你想吃什么?” “烤兔子!”古悦抬头看着父上大人一脸天真无邪的样子兴高采烈的答到。 古义听到这个回答吊着的心放了下来。转头对衙役拱手而道: “这事儿,我心中有数,我会继续观察,如真有问题我会有所行动。” 衙役看了看古义的,既然人家亲爹都说“心中有数”了,他一个外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拱手向古义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便久留,令郎的还需修养,我先会衙门交差了。” 说罢他起身走向古悦,俯下上身摸了摸古悦可爱的小脸微笑着说道: “你表现的很勇敢,长大了一定会成为大英雄的。” “你这是夸我很勇么?”古悦心中吐槽一句。他露出招牌式的微笑,奶声奶气的回答道: “谢谢叔叔。” 衙役起身向古义抱拳示意他不用送了,转身向门走去,屋外人群自动给他让出一条通道。 古义随着他来到门口,拱手向人群喊道: “感谢众位的关心,犬子身体尚未恢复,需要安静修养,劳烦大伙儿散去吧,在下谢过众位乡亲。” 众人见衙役已走,古义这班说道,自觉的也没什么新鲜可看了,便自行散了。 永平县县府。 宋兴德应付完自己的夫人,坐在书房端着茶念头通达。数月以来,玄而未破的连环杀人事件终于告破。 他派人去学塾了解了古悦的情况,得知此子聪明异常过目不忘,入学数月就已经把初阶要学的经书倒背如流,而上门的衙役回来禀报其父也没发现他有异常。他心中紧绷的最后一个弦彻底放松了下来。 知儿莫若父,孩子是否有异当父母的一看便知。如今古义并没有察觉到异常,那说明夺舍一说不过是梅花儿为了脱罪编的胡言罢了。 宋兴德是儒生出身两榜的进士。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深知古悦的潜力,惜才的他试想如果将来能把他送入朝堂为大夏效命,那将是大夏之幸。但是他现在还太小,不宜拔苗助长,在观察几年,等他十二三的时候便可看出此子品行,能力到底如何。等到那时自己再在一旁给于点拨进阶儒生问题不大,如果能亲手培养一个士大夫,那将是人生一大乐事。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心里想的永远是大夏,只要能为大夏尽力他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京城的仕途坎坷,同期的士大夫们大多都已身居高位,而他却连一个京官儿都当不成。若不是吏部尚书看他对朝廷确实忠心耿耿别无二心,给了他一个县令后补的空缺,他可能至今还在京城等着入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