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翻了三倍 (第1/2页)
首日票房很重要,这关系到一部电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除此之外,就是电影的口碑了。 首批看完电影的观众,会在微博,电影猫等各大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 口碑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观众是否花钱买票的欲望。 如果一部电影都是差评,即便宣传的再好,那也没什么人看。 反之也是如此。 而《活埋》首映结束后,引起了观众的好评如潮! “太牛了,姜阎写的剧本太牛了,剧情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在不剧透的情况我只能说这么多,力荐!” “秦德明捍卫了他影帝的尊严,硬生生凭借一个人撑起一部电影,每个眼神每个表情都是戏!” “姜阎的剧本,秦德明的演技,两人合作简直天衣无缝!” 观众对《活埋》的评价异常的高,清一色都是好评和力荐,让人不禁怀疑,这些好评是不是姜阎找的水军。 当然,并非没有差评。 比如:“这拍的什么玩意,全程只有秦德明的脸,四周黑漆漆的,丝毫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对于这种差评姜阎也能理解,毕竟就算RMB也有人不喜欢,每个人对于电影的好坏有自己的理解。 但一百条评论,九十九条评论都是称赞,剩下那条差评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活埋》的好评达到什么地步呢,七十五岁高龄,殿堂级大师,被誉为华夏国宝级导演的文德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主动提到这部电影。 “当我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以及全程只有秦德明主演,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相信秦德明挑剧本的眼光。” 文德海谈起《活埋》话突然变得多了起来。 “以我身为导演的角度来看《活埋》,一口棺材,一个男人,一个打火机,一部手机和一个包裹,极简配备和极度空间并未因隔绝感而使电影本身有所限制,反而以其独特的视角、高超的镜头和细致的剧情让我眼前一亮,并制造出了惊悚度与新鲜感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反战大视野!” 文德海赞不绝口,采访视频发布后,立刻引起广泛关注。 “有人说姜阎请水军刷好评,那文导也是姜阎请得?话说回来,文导对《活埋》的评价高的离谱,对这部电影没什么兴趣的我,也忍不住买了今晚《活埋》的电影票。” “文导不愧是燕京电影大学荣誉校长,说话就是有文采,不像我只会说七个字,《活埋》拍的真牛逼!” “我原本以为姜阎拍电影是不务正业,谁知道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 周鹏,燕京娱乐周刊记者。 随着《活埋》口碑炸裂,领导要求他写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报道。 周鹏没有看过《活埋》,但因为工作需要,他今晚买了电影票。 站在电影院门口,周鹏看着络绎不绝的观众。 他知道,这些观众都是看到网上的评论,才会前来看这部电影。 走进放映厅,周鹏被吓到了。 座无虚席! 要知道现在可是十点钟,午夜档竟然有这么多人买票看《活埋》! “真的有这么好看吗?” 周鹏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手中拿着笔和纸,准备一边看一边写报道。 随着电影的播放,周鹏的专注力都放在大屏幕上。 时间过的飞快,当看到秦德明被沙子掩埋,发出无力绝望的嘶吼时,周鹏眼眶通红。 握在手中的纸和笔写了又写,周鹏觉得不满意,最终写了一段话长舒了口气。 “这部影片持续不断的悬念、罕见的表演方式使得它对观众有着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