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修真农民_正文_第60章 利好工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_第60章 利好工程 (第2/2页)

到龙虎山南麓。赵三立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队的包工头,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建筑工程师。不仅仅会架桥,还会修路,也会兴修水利。

    赵三立当场绘了一张草图,递给唐小川说:“小川,这是一个规划图,我算了一下,总费用加起来,只要七万块就够了。”

    “太好啦”唐小川高兴地说。

    唐小川当即将七万块给赵三立,第二天,赵三立立即带着他的建筑队开工了。

    修了桥又兴修水利,山花村的村民都为之高兴。一旦解决了田地水源灌溉问题,以后跟着唐小川种药草,就能够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在赵三立带领施工队加紧兴修水利时,唐小川却没有闲着。离董心怡来龙虎山南麓收购人参和灵芝的日子近了,必须让发蔫的人参和灵芝重新焕发旺盛生长的势头。

    必须双管齐下才能解决问题,唐小川一方面督促赵三立加紧施工,另一方面亲自带领郑老虎去县城一趟。学习现代农业喷灌技术,并采购了一批新型摇臂喷头。

    唐小川回到龙虎山南麓后,带领郑老虎等兄弟们,热火朝天地将这些摇臂喷头安装在三十个钢构大棚中。

    这并不是一个小工程,唐小川对安装摇臂喷头要求十分苛刻。不仅能够确保整个钢构大棚中的人参和灵芝能够被灌溉,而且还能够确保进行多种形式的喷灌、雾灌、滴灌、微灌等等,功夫可谓做到极致。

    当唐小川将所有摇臂喷头安装到位时,恰好赵三立将水引进了钢构大棚的水管网中。原来赵三立根据唐小川的安排,先行通水,然后边通水边继续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唐小川开启了摇臂喷头,立时三十个钢构大棚中,出现了一道道喷泉景观。

    唐小川在进行喷泉灌后,又开始用雾灌、滴灌、微灌等等,确保了人参和灵芝的水分供应。那些焉了的人参和灵芝获得了充分灌溉,一个个重新焕发了生机。

    焕发生机的人参和灵芝,因为是采用嫁接技术,抗病能力、吸收水分能力很强,自然生长旺盛。加上唐小川不断施用新型神农催生剂,多种因素相结合,让人参和灵芝生长比任何时候都快。

    一个晚上一个样,人参和灵芝生长神速,引得许多村民来参观,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唐小川是种药材的一把手。

    石庙乡有个村子也种人参和灵芝,一个姓田的药农听说后,有些半信半疑地过来看唐小川种植的人参和灵芝。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

    原来他和唐小川基本上在同一个时间种植的,可是自己的人参和灵芝长势缓慢的很,现在才生出地里一公分高。而唐小川的人参和灵芝却长成了成品药草,这简直是天壤之别。

    “小兄弟,咱们同时种植,咋差别就这么大呢你是用什么法子种的”田老汉不解地问唐小川。

    在场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他们纷纷用好奇和惊叹的目光看着唐小川,期待他的答案。

    唐小川哪里能够说自己是用的神农嫁接法和神农催生剂呢只能将原因归结到灌溉上。他用手指着大棚里大量的摇臂喷头说:“大家都看到了,这是我的新型灌溉技术啊”

    田老汉平时是用高压水泵在农用水井中抽水,然后灌溉人参和灵芝。听到唐小川这么一说,信以为真,连忙说:“赶明儿也去搞这些新玩意。”

    可田老汉去买这些灌溉设备后,取到的作用并不大,心中更是好奇。同样是这样灌溉,咋我的就不见效呢难道是唐小川那小子运气好

    赵三立按照唐小川的要求,带领建筑队加快工程进度。经过十天努力,所有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唐小川视察了工程质量,很是满意。

    不过问题又来了,唐小川发现有一件事儿自己挺难办的。从清河桥到龙虎山南麓,是坑坑洼洼的灰土路,晴天一地灰,雨天一地泥。

    如果单单修了清河桥,不修这一条路,也没有什么意义。可是自己资金用完了,唐小川很想修,但没有资金。

    唐小川在想,如果董心怡来了,将人参和灵芝卖了,就再修这条路。

    但让唐小川意外的是,赵三立结束了水利工程后,不用唐小川打招呼,就直接带领建筑队铺起水泥路,而且将路基加厚加宽。

    “赵叔,我现在可没钱付给您啊”唐小川有些歉疚地说。

    不想赵三立摆摆手说:“小川啊要不是上次你救了我的命,我现在还不能给你做工程呢这工程款暂时放着,这些水泥啊我可以去找水泥供应商赊欠,到时候你手头有了我再去支付,先把路修好再说。”

    唐小川感动不已,真想不到,这赵三立非常实在。以后只要有工程,自己都愿意包给他做。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