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四章 (第1/2页)
刘苏刚一推门,扑面而來的是古筝潺潺之音和淡淡的熏香味道,她不知道是什么曲子,只觉得沁人心脾,全身上下仿佛轻松了很多,以前自己好像并未在意过这些东西,现在听來却感到亲切倍至。 抬眼望去,整个屋子里显得古香古色,中式的桌椅,桌上摆着笼纱台灯,灯罩上的古典美人们形态各异,目光正探寻之间,收银处传來一声“欢迎光临”,刘苏转头一看,一只黄蓝相间的鹦鹉在鸟架子上扑闪着翅膀,上下跳着,显得热情非凡! 唱片或被“镶嵌”于墙上,或安置在大大小小窗格中,每一张都安排的恰到好处,沒有丝毫凌乱,与中国古典的装饰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刘苏感觉自己从未如此喜欢过中国风…… 刘苏目光停住,刚才和自己说话的男人正坐在一张桌子上边和几个人喝茶聊天,日语,她还听不懂,看其表情,应该是畅谈甚欢吧。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耳边响起一句流利的中文,转头看去,一位50多岁的中年女性正身体微微前倾,和蔼地看着自己。 “您是中国人?”刘苏含胸低头施礼。 “对,我是,我知道你也是。”那位中年女性依然笑得亲切。 “您怎么知道的?”刘苏越发奇怪了。 “我见过你,你阿姨带着你,你现在住的房子是我们的。”中年女士看出刘苏的惊讶,不慌不忙地解释。 “哦……还不知道怎么称呼您呢?”刘苏恍然大悟,“以后还要请您多多关照呢。” “我本姓梁,你叫我一声阿姨就行了,相互关照是应该的,刚來日本吧,是不是想家了?”梁阿姨关切地问,一连几天了,都看见刘苏坐在对面的长凳上发愣,天气还沒转暖,看着小姑娘鼻尖都红红的,让人心疼! “是有点儿……”刘苏说着不好意思地笑笑。 “平常來我这里坐坐的学生不少,很多都是中国留学生,你有空可以多过來坐坐,能交到很多朋友的,慢慢就不会那么想家了。”梁阿姨阿姨把刘苏拉到一张桌子旁,“來,我给你泡茶。” 刘苏看着梁阿姨熟练的烧着水,摆弄着茶具,“一看您就是行家。” “不能说什么行家,只是喜欢着这些,我有间古筝教室,就在隔壁。”梁阿姨说着指了指旁边,“沒有课时,我就过來这边,我儿子开的,他叫宫井浩二,以前也在这个学校读过书。” “叫浩二是排行老二的意思吗?”刘苏开始好奇的询问。 “呵呵,不一定的,不过他确实是老二。”梁阿姨不想多谈及此事似的,“尝尝,日本的茶。” 刘苏再次环视四周,此时宫井浩二正起身送那几位客人离开,弯腰鞠躬之后,看着客人走远才转过身來。 “恭喜mama又交到一个新朋友。”宫井浩二的中文并不是特别流畅,但表达上已是绰绰有余的样子。 “你好,我叫刘苏,刚才谢谢你。”刘苏索性站起來主动伸出手,结巴着说日语,比宫井浩二的中文蹩脚多了,总得出丑的吧,管他呢,不出丑永远不会说。 “哦,有点厉害!”宫井浩二露出赞叹的语气。 “你的中文也很厉害!”刘苏由衷地说。 “那是因为有mama。”宫井浩二说着搂过梁阿姨的肩膀,一副亲昵的样子。 “看得出來你们感情很好。”刘苏一时感触,有点心酸。 “你有点多愁善感,中国女孩都是这样吗?我mama好像就不这样。”宫井浩二看到有些伤感的刘苏,想安慰但又不知道怎么安慰才会起作用。 “你知道多愁善感是什么意思吗?我來到这里之前从來沒有人说过我是这样的。”刘苏忽然觉得这四个字还不足以形容现在的自己,还得加上“凄凄惨惨”。 “有时候陌生人的评价更客观真实一些,你不觉得吗?”宫井浩二认真地看着刘苏,这个女孩的头发比自己的还短,嘴角挂着些倔强,虽说一个人只身在外,会有那么一些孤单和艰难,但也不至于天天坐在大马路边哭鼻子吧? “我也沒想到自己会这么不堪一击的。”自己以前独自跑到B市不也游刃有余吗 “可能因为你还不会说日语,不能很好地跟别人交流,看得出來你是个不错的孩子。”梁阿姨说着继续泡茶,“走到哪儿不重要,心得跟着你一起來才行啊。这都需要个适应的过程,不能太着急。”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我学日文。”宫井浩二发出邀请。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