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清_66.婚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6.婚期 (第2/2页)

吴英一起,出了翰林院,直奔言希楼,这是内城比较有名的馆子,做的西北菜算是一绝,苏贞百里做东,请二人好生吃喝一顿,表示谢意!

    席间三人都没有饮酒,毕竟下午还要当值,虽说翰林院管理不严,掌院大人也很少来查岗,可值班期间饮酒也属忌讳,被人御史台的人知道了,少不得又有一番波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三人以茶代酒了。三人席间说的入巷,时间也过的飞快,几人结账离去时,回到翰林院才发现已经到了下值时分,呵呵一笑,三人一摇三晃的又签了下值的名册,便各自回家了。

    此后几日苏贞百里便按部就班的当值,至于恢复旗籍的事情,自有族里管事的人cao办,倒也不用他亲自出面。这天下了值,正红旗管事的副都统便捧着一摞文书进了国公府,正是苏贞百里的复籍文书。如今国公府圣眷正浓,苏贞一族在旗内又势力庞大,苏贞百里自己也争气,硬是考了个探花,若非有“满不点元”祖制在,只怕皇上就给点了状元了,这样的人物哪个旗不抢着要?现如今能回到了正红旗,让管着旗务的郑亲王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出去见了其他几旗的旗主王爷,声音都不自觉的大了许多,这就是牌面,不服气?你们旗里也出个探花试试?原本复籍文书没个十天八天是办不下来的,郑亲王害怕夜长梦多,索性亲自盯着管事的副都统办理,前后三天就把所有文书做好了。

    瞧着手里的复籍文书,苏贞百里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个东西,往后的路就好走多了。并非苏贞百里膝盖软,非要入八旗给别人当奴才,而是有了这层皮,以后在皇上与八旗诸人眼中就变成了“自己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有个兜底。即便是做官,也比别人升迁的快,历史的事实证明,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甚至是以后的乾隆,对“自己人”做官都是很照顾的,以乾隆朝的傅恒为例,虽说是富察皇后的弟弟,乾隆皇帝的小舅子,可升迁的速度依然让人看的目瞪口呆,傅恒二十岁时还只是个三等侍卫,二十五岁时就已经是军机大臣了,二十七岁成了领班军机大臣,兼任任户部尚书,銮仪卫、南书房议政大臣、殿试读卷官、会典馆副总裁、正总裁。这升迁速度,坐火箭都没这么快,这就是“自己人”做官的好处,若是按照汉官的升迁速度,要做到尚书级别最少要十五年,做到军机大臣最快也得二十年,还要看你运气好不好,政绩硬不硬,能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

    若是不信,咱再看看噶礼的例子,噶礼,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何和礼四世孙也。自廕生授吏部主事,再迁郎中。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礼随行。噶礼任官时“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弹劾贪污,还是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八年,升任两江总督,但因噶礼与张伯行互参案而被革职。十三年时间,噶礼从一个从七品的礼部主事,当上了从一品的两江总督,品级整整升十三级,正好一年一级,这中速度,在汉官的升迁体系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噶礼任两江总督期间,真的的是贪得无厌,结果江苏巡抚张伯行看不下去了,前后四年弹劾噶礼三十余次,康熙都不予理会,直到整个御史台也看不下去了,群起弹劾之,康熙才勉强将噶礼革职,注意是革职,并没有问噶礼的罪,这就是赤裸裸的偏袒,这就是对“自己人”的照顾。

    拿到复籍文书,苏贞百里算是完成了计划内的目标,接下来就该完成计划外的目标了——迎娶雍郡王府的大格格过门。四月二十八,大吉,诸事皆宜。三等嘉勇公阿克顿上书康熙,请求其子苏贞百里与雍郡王府大格格择吉日完婚。康熙见了大喜,随即下诏晋封雍郡王府大格格为郡主,赐嘉号怀恪,故称怀恪郡主,这算是超拔的赏赐了。随后钦天监奉旨查看成亲吉时,三天后上奏,称六月初三为大吉之日,康熙随下旨令其六月初三完婚,于是国公府与雍郡王府都开始忙碌起来。

    国公府这边正好新扩建的宅院,地方也足够大,索性选了两所院子作为新房,又请人按照婚制要求进行改进,额外便是定制酒席,派发请帖等诸多杂事,好在内院有内务府派来的嬷嬷和自家嫂子cao持,外院有王华徐闻等一般同年帮着cao持,又有府里并族人一起帮忙,倒也不怕出什么岔子。倒是雍郡王府那边是头一次嫁女,诸事不明,虽有内务府的管事和嬷嬷帮衬,到底还是外人,有些事情不好随意处置,当家的福晋又怀着身孕,不能面面俱到,雍郡王又不太管府里的事情,所以阖府上下cao持起来就有些力有不逮,一件事情常常忙乎半天,才发现方向不对,成了白忙乎了。这个时候大格格又是待嫁之女,总不能自己出面给自己忙乎出嫁的事情吧?所以反倒是雍郡王府的进度严重滞后了,待到雍郡王知晓时,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中询了,雍郡王府的进度还不到一半,不说陪嫁的嫁妆了,便是给谁发送喜帖的人选都没确定下拉,着实将雍郡王气的不清,又不好对着自家有孕在身的福晋发作,只能狠狠处理了一两个有点偷jianian耍滑的下人了事。人是处理完了,但事情还是要继续干啊!别看雍郡王在朝堂精明能干,遇到女儿出嫁这种事儿也是茫然不知所措,想了半天也没解决,最后想到了苏贞百里,心说这小子注意多,又是事关他的婚姻幸福,总要让他多出把力才行。于是雍郡王写了个条子,简单说了一下王府遇到的困境,让人悄悄地递到了苏贞百里手上,完全没有发觉自己已经习惯了万事不决问女婿。苏贞百里收到自家岳父的求救纸条陷入了深思,心说岳父大人也太看的起我了,我也是头一次结婚,哪知道该怎么cao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