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制衡 (第2/2页)
身体可还吃得消?”,弘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还是姐夫关心我,前几日跟着阿玛忙着张罗婚事,又要入宫读书,是有些累,不过歇息两日下便好了,我还年轻,姐夫不用担心”,苏贞百里听了点点头,说道:“到底身子还没长全,还是要多多注意,有什么需要的,只管问我便是,如今是一家人了,我年纪大些,总能帮得到”,弘时听了一愣,心里便生出许多暖意,脸色也柔和了许多,不似刚才那般硬装小大人的了!苏贞百里见他放松下来,便不在多言,反倒说起些京城里的趣闻轶事,两人的关系愈发融洽了。 到了郡王府,自有人迎接,大格格去了内宅,苏贞百里则直接去了书房。见了岳父自不能傻站着,依着规矩行了礼,一旁的弘时也跟着一块行礼,这叫陪礼。雍郡王依旧板着脸,瞧着他两个行完礼,才摆摆手让二人起来,随后奉茶坐下,才开口问了几句,又说了几句闲话,才进入正题。雍郡王端起茶杯,咳嗽了一下,弘时忙要起身告退,他知道这是阿玛要与姐夫说正事了,需要自己回避呢。苏贞百里见了,却是早一步起身,一面拉住弘时,一面笑着对雍郡王说道:“而今弟弟的世子之位已立,我观他这段时间行事有度,进退有矩,唯其年幼,见识有限,正要多多历练才可好!”,雍君王听了心里有些疑惑,但见苏贞百里这般替他说项,也知道这是为了自家儿子着想,点了点头,对弘时道:“你留下吧,多听多学,莫要轻言!”,弘时赶紧点头,随后感激的看了苏贞百里一眼。 昨天宫里传来消息,张玉书已经上书请求致仕了,他是上书房大臣,内阁大学士,御前行走大臣,算是位高权重了,如今致仕,留下的缺儿需找人替补上。昨天皇上召集几位亲王与上书房大臣商议人选时,却出了点意外。上书房五位大臣,四满一汉,这是既定的比例,也是大家默认的规则。只不过举荐太子事件时,佟国维站错了队,被皇上勒令去职后,上书房五大臣成了四大臣,直到今年初,皇上特简拔张廷玉入职上书房,算是补齐了五人,满汉比例变成三满两汉,不过众人都知道张玉书过不多久便会致仕,提拔张廷玉就是为了接替他的位置,众人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结果张玉书是致仕了,接替人选却出了问题,原本康熙是准备让温达入上书房的,结果温达直接病了,还病的不轻,据御医传回来的消息,只怕撑不过年底,而有资格入上书房的满大臣还有一个阿灵阿,只可惜他这一年多,跟八皇子胤禩走的太近,犯了皇上的忌讳,刚被康熙寻了个由头给撵到四川做总督去了,若现在召回,皇上的面子往那搁?康熙自己心里捋了捋人选,发现满人这边够资格的真没人了,反倒是汉人够资格入上书房的人不少:萧永藻,蔡珽,王掞,王鸿绪,骆成襄,还要再加个直隶总督李光地,这些人都有入上书房的资格。
温达,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自笔帖式授都察院都事,迁户部员外郎。康熙十九年,授陕西道御史。迁吏科给事中,兼管佐领。授兵部督捕理事官。三十五年,上亲征噶尔丹,命温达随皇七子允祜、都统都尔玛管镶黄旗大营。三十六年,擢内阁学士。三十八年,迁户部侍郎。四十年,命赴山西、陕西察验驿马,还,授内阁大臣。云贵总督巴锡劾游击高鉴谳狱不当,并论提督李芳述徇隐,芳述亦劾巴锡,命温达往按,鉴罪应徒,巴锡左迁,芳述罚俸。四十一年,调吏部,擢左都御史。四十二年,复命往贵州按威宁总兵孟大志侵饷,论罪如律。四十三年,迁工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四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纂修国史、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并充总裁。五十年,以病重乞休,许致仕。寻谕温达虽老,尚自康健,复命任大学士。五十四年,卒,命皇子奠茶酒,赐祭葬,谥文简。 心里想着温达的履历,苏贞百里有点好笑,这位温大人也算倒霉,眼瞅着入上书房了,结果自个儿却病了,还被御医下了必死的诊断。依着原来的历史进程,康熙最后还是调回了阿灵阿,不过搞笑的是,阿灵阿还在回京的路上,被御医诊断必死温达,病却好了。额,这就让康熙和诸位大臣尴尬了,好在温达反应迅速,立马接着装病,并且上书乞休,这才给康熙解了围。 不过现在看来,这事儿透着蹊跷啊,不早不晚,偏偏这时候病了,还病入膏肓,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这时间卡的太精准了点。细细想来,若不是温达自个装病,便是有人故意给他下药,后者可能性更大些,想通这一切,苏贞百里有了决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