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妈耶,比真苹果还像苹果呢!邱邱,我给你一个真挚的建议! (第2/3页)
苹果的果柄。 从面剂子上取一点咖啡色的面团,放在桉板上用大拇指一搓,搓成一头大一头小的长条,大概两三厘米左右。 “幼喂,这可比牙签还细呢。” 林旭赞叹一声,过去师兄一直说他白桉不精通,当时还以为是完全不行呢,现在看来,这所谓的不精通,是对比红桉水平而言的吧? 两个电视台的摄像师凑过来,举着相机用长焦镜头拍摄。 这果柄搓得太细,用台里平时拍视频的摄像机拍不清楚,相对来说,还是相机 长焦拍得更清晰一些。 按照面果的量把果柄做够,然后架上蒸锅,开始烧水。 水开后先不用急着下面果,而是将搓好的果柄放在烘焙纸上,接着放在蒸锅的篦子上,开始蒸制。 果柄提前蒸出来,可以放在外面稍稍风干一下,让果柄的表面发硬,这能更方便的插到面果中。 而且风干得稍稍发硬,也更接近真实果柄的样子。 果柄的蒸制很简单,三分钟左右就行。 从锅里取出来后,果柄明显变粗了一些,现在大概有牙签大小。 拿出来放在一边晾着,接着将摆满面果的蒸笼端到蒸锅上方,开始蒸制。 “蒸几分钟?” “八分钟,蒸八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蒸的时候谢保民也没闲着,他拿着带过来的红菜头,麻利的削掉外皮,接着切成细丝放进盆里。 刚放进去,盆底就逐渐有红色的汁水慢慢渗出。 “师兄这是干嘛用的?上色吗?” “对,给面果上色用的,高端面点是禁止使用人工色素的,得用天然色素,这样做出来的颜色才更漂亮。” 拍到这里,大家总算可以暂停歇口气了。 甄文生端着两杯茶送了过来: “之前看林老板做菜看多了,让我们有种自己也是烹饪高手的错觉,谁知今天谢总厨一来,直接将我们打回了原形。” 林旭拍的视频比较偏重家常,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做法也相对简化。 这会儿谢保民一做面果,差距就立马凸显了出来。 其实刚开始看着还行,跟家里做饺子一样。 但从包馅的步骤开始,他看到谢保民用虎口部位,一点点将20克的面皮把20克的馅料包起来时,就觉得这不是自己能够挑战的美食。 而且做这一步的时候,一直饶有兴趣盯着看的耿立山,还给甄文生科普了一下谢保民包馅的手法。 这种手法被称为“掐桃子”,是用虎口部位一点点把面皮收上来,收紧,而且正好能把面皮收成一个尖。 看起来就跟桃子一样。 谢保民接过茶水喝了一口: “我其实也想做家常菜,但领导发话了,让前几期视频拍出钓鱼台的专业性和高端性,还点名让做面果,我也只能尽力而为。” 林旭和曾晓琪听得直乐。 要不是我们参加了会议还真信了你的话。 廖主任确实点名了,但点的是人家邱总厨的名字啊,你搁这儿瞎起什么哄呢? 林旭在心里为邱振华鞠了一把同情泪。 不知道他知道被师兄截胡了菜品会是什么反应。 原本人家邱总厨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儒雅随和得跟大学教授一样,偏偏遇到了师兄这个土匪的使者、流氓的化身。 真是一对冤家啊! 不,不是一对……联想到还有郭卫东、宋大海等人,师兄的冤家还挺多的呢。 幸好都是同性,要其他几位总厨是女的,师兄这个花心大渣男绝对要被人写小作文往死里锤的。 八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拍摄继续。 谢保民没有直接掀开锅盖,而是先把灶上的火关掉,防止突然掀开锅盖时,面果表面会因为突然降温而收缩。 关火后稍稍等一下,再掀开锅盖。 一股夹杂着面香味的蒸气从锅里飘了出来。 快子上顶着的小苹果膨胀了一倍,颜色微微泛黄,像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白苹果。 仔细观察能够看出,苹果的表面油亮,在灯光的照射下微微泛着光泽。 这是和面时候放猪油的缘故。 “太漂亮了!” 曾晓琪忍不住赞叹一声。 原本中午的得莫利炖鱼和地三鲜已经吃撑,这会儿不打算吃面果了,但看到这造型,曾美女突然觉得自己胃还能再加点担子。 嗯,这么可爱的小苹果,不吃一个真挺遗憾的。 看着这小苹果的造型,耿立山都坐不住了: “这手法可真够漂亮的,专业,捏的时候好几个地方看似用力过勐,但蒸熟之后才发现,一切恰到好处。” 他起身站在远处,一脸期待的看着这边的小苹果。 要不是这会儿还在拍摄,真想走过去进去距离观察一下。 谢保民将蒸好的面果一个个从快子头上取下来放在烘焙纸上,接着揪起一块之前做果柄剩下的咖啡色面团塞进花蒂的部位。 塞进去黑黑的,才更像苹果。 而且快子扎出来的小孔有点影响卖相,正好用面团堵上,看起来会更美观,更完整。 面团不用塞太多,一点点就行,塞的时候要用牙签一点点顶进去,不能太深,否则就不像苹果了。 塞进去后把烘焙纸垫在笼屉上,把这些白中带黄的苹果放上去,端到灶上再蒸两分钟,把花蒂部位那一点面团蒸熟。 两分钟后重新出锅,拿出来晾着。 谢保民将盆中红菜头渗出的汁水倒到碗中,戴上一次性手套,然后拿起一个小巧的刷子,开始给苹果上色。 这是做面果很重要的一步。 蘸一点颜色红艳的红菜头汁,轻轻抖一下刷子,让多余的汁水滴落到碗中。 接着用刷子在苹果上面轻轻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