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大宇 (第1/2页)
风雨淅淅。 箜无的深山,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豆粒大小的雨滴急促拍在草木,瓢泼了三四天的大雨,不知何时才能止住。 重重山林间,废弃的寺庙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宇皇在稻蒲上起起坐坐,连声摇头叹气,写满了难安的情绪,“当今时况愈下低迷,战争随时都是一触即发,王将你说我们任由银姑娘一介弱女子留在那里真的合适么?银姑娘在皇宫外无依无靠,真的会无恙么?” 趁杨铁大军还未出宫,宇皇和涣之顺着地下暗道来到了夷陵,又是经历一路风雨,才在这深山老林上寻到了一处庙宇。 涣之立在窗前纹丝不动,“陛下不必担心银红,银红虽说年纪轻轻,但已是能独自担起大任。” 窗外虽是磅礴大雨,但残破的庙宇内却是热得像个蒸笼。 宇皇终于缓口气,但随即又忧虑起来,“寡人还是不理解银姑娘为何不跟我们出来。” 涣之缓缓一笑,“陛下还是很关切银红的。” 宇皇突然一震,别过头去犯着嘀咕,“银姑娘救了你我的性命,寡人不过是担心姑娘的安危。” “其实银姑娘也说的很明白了,羽鹏氏分布在大宇的部分力量撤离至旧都还需由她主持,打点善后,几乎也是全希冀于她一人身上。”涣之解释称。 “哎…那也只能希望银姑娘无恙吧。”宇皇摆摆手,接着又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虽说目前距边关已不算太远,但仅凭王将和寡人未免也太过艰难,难道楔上没有庞国的烙印就真不能传送么?哪怕有些许偏差,但只要是近一些的位置都比现在要好啊。” 涣之摇摇头,“坦白说,尚前只能利用烙印来定向传送其实只是臣实力不济,以臣现在的丹海大小,是不足以靠臣自己的术力去自由催动楔的,若是枉然使用并不幸被送至琉滁,虽说那里没人会追杀我们,但恐怕也是性命难安。” 听闻琉滁二字,宇皇顿时吓了个不清,琉滁占据了除宇、庞、弘三国外近七成的地域面积,各种妖魔鬼怪、牛鬼蛇神都盘踞其中,但不知为何,琉滁的怪物却从未出来祸害过百姓,自大宇诞生以来,不少修士为了寻筑帝机缘前往琉滁,但却鲜见有人从琉滁活着出来。 “那看来…是九死一生了?”宇皇有些垂头丧气,自两千羽鹏氏子弟为救出自己牺牲性命,宇皇就再没了就此别过的念头。 涣之缓缓抬头望向天际,豆大的雨滴顷刻砸落,头顶投下一盏孤灯,两个男人背对而立,寂静无声。 然而紧随其来的咕噜声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先填肚子吧,希望不是最后一餐。” 街道两旁店肆林立,但却鲜见人迹,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铺洒在那红砖绿瓦或是平朴砌石的楼阁草房之上。 高高飘扬的商铺旗帜黯淡无光,破烂生洞,残旧的院墙上铺陈着密密麻麻的藤蔓,只是这生命顽强的爬山虎也是蔫头耷脑,奄奄一息。 狭长的阴影下,一处酒馆大门略掩,袅袅炊烟徐徐升腾。 涣之推门而入,丝毫不惧,路上,两人以涣之的术式易容,无人可识。 “上面…近来怎么样?”涣之松靠下油纸伞,提起桌上刚刚沏好的热茶一饮而尽,身旁的小二弯腰候在一旁。 小二急忙俯过身,捂住嘴紧贴涣之耳边轻声说道:“哟...最近可不太平,现在议论这儿事可都是要砍头的,小主!” 一把碎银洒上木桌,小二警惕地四处张望,将银两藏进了腰包,见无人注目才又俯身依耳说道:“上面据说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三家大乱,杨铁两氏占尽时利,羽鹏氏在皇宫的力量近乎全歼,王将和宇皇倒是侥幸逃了出来……而且据说啊…小的也只是听说,两家在此之后却好像产生了嫌隙。” “嫌隙?为何?”宇皇端坐在王将对面,神色疑惑。 “听说…是皇位归属的问题,两家现在在皇宫剑拔弩张,随时都可能打起来。”小二缓缓起身,警惕地盯顾四周,“但要小的说,这一切都可以避免,那明摆着就是场鸿门宴,杨庆丰觊觎皇位多时,宇皇却任由其苗势助长,三家制衡的局面自杨氏在宴席上的反戈起就正式宣告了失败。” 宇皇楞在原地,一时出了神,大宇双族鼎立,皇室亲信羽鹏氏傲视群雄,杨庆丰之心世人皆知,他一国之主又怎会熟视无睹? 但他终归不是像父皇一样的刽子手,几年来,他亲手扶持铁段易一路走到这一人之下的位置,为的就是稳固当今局势,不声不响消磨杨氏和羽鹏氏的气焰,即便羽鹏氏不同于杨氏,除了旧都那件事之外,羽鹏氏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忠国忠君,但历来的经验都告诉宇皇,权利和欲望是会杀人的。 本来这一切都很成功,自杨、铁、羽鹏三家制衡的局面形成,杨庆丰行事就低调了不少,宇皇很满意,皇室宗亲也很满意。 直到那场鸿门宴。 为了避嫌之疑,他事先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