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英烈祠 (第2/2页)
徐志诚提议道,“只是增高和加宽城墙,并没有多大用处,我建议把江边工业区的城墙,修成沃邦1式棱堡。” 棱堡,是欧洲十九世纪前最常见的一种城堡形式。 把要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 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 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其中最著名的样式,就是沃邦1式棱堡。 而最出名的战役,是公元1552年的梅斯城战役。 法军依托棱堡防线,大败神圣罗马帝国。 棱堡在欧洲流行了几百年,直到19世纪后半叶,新型开花弹的广泛使用,才让棱堡退出了历史舞台。 老徐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同意。 马文才也难得对老徐的眼光,表示了佩服。 “建立棱堡既然没问题,那我就负责组建工程队,日夜施工,争取在清军下一次围剿前,修好棱堡。” 西欧的棱堡,通常是石头建造,强度很高,非常耗费时间和资源。 但金鸡岭修的棱堡,是竹筋水泥预制板,强度低。 但修建非常省时省资源。 李东点了点头:“这一条就过了,接下来讨论一下御林军的编制问题,目前五百人的脱产军队,但都是冷兵器,连青铜炮都没有。”
“如果来五千清军,咱们不仅守不住工业区,说不准连金鸡岭也很难守住,我建议再增加一千名后备役士兵。” “另外把左右厢军,从杂役,提升为后备役。” “后备役士兵,平时当工程兵用,战时当补充兵源。” 徐志诚举手表示同意,反正战争不是常态,这些工程兵,平时还是归他管的免费劳动力。 马文才也没反对。 补充兵源越多,守城、守山的时候,就不会无人可用。 “老齐,一个月内,争取攻克高强度钢的冶炼难题,打造至少一百副全身板甲。” “下次战争,有这种钢铁装备,就能让赵有康发挥自己最大的战斗力。” 李东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大伙儿没有任何异议。 齐定国也拍胸脯表示,自己就算不跟僮人美妇女沟通,也得把全身板甲的技术难题攻克了! 大家立即笑了起来。 对于老齐的重口味,大家都习惯了。 徐志诚等大家都笑够了,这才咳嗽两声,把注意力拉过来:“相对于这些措施,我更关心的,是今天战死的御林军。” “他们以自己的死,为我们这群穿越者,以及金鸡岭上的百姓,提供了安全保障。” “我觉得咱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奖励。” 李东点了点头:“应该的,精神上的奖励嘛,我有个建议,就是建造英烈祠,所有战死的人,都把名字刻在上面。” 蒋环笑道:“那我牛有德,必须是英烈祠第一人啊。” 马文才叹了口气:“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今天及以前战死的,包括小蒋以前的老牛身份,都要刻上去。” 李东懒得理这两个人,继续说道,“物质上,我建议所有参战的御林军,本月积分翻倍,受伤的,奖励四倍积分。” “战死者,一律称为英烈,除了奖励四倍积分外,他的家属,能得到作坊、工厂等地方的基层管理职位,并且签署长期用工合同。” “同时抚恤金按每人五两银子的标准发放。” “英烈的家属,在参军、求职、读书等方面,都优先考虑、优先提拔。” 徐志诚用惊讶的目光,盯着李东。 管理员的成长速度,超过他的想象,这每一条,都跟他想讲的差不多。 马文才也没说话。 只是面带微笑,瞧着吃瘪的徐志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