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前往方义镇 (第1/2页)
两的时间,在全城警方的努力下,针对医学和药品相关工作者排查差不多已经告一段落,但并未发现符合排查条件的人。 对于这件事,陈益等裙也没有失望,方向本来就不一定正确,至少可以排除掉一种可能。 今日一早,何时新也把该查的东西都查完了,并打印出来了一份资料,交给了陈益。 此时的陈益,正坐在那里认真翻阅着。 许久之后,他合上文件,递给了身旁的赵启明。 看陈益的表情,应该是没什么重大发现,所以赵启明也没有准备去仔细看,随手翻了翻,道:“朱玉磊曹宇宁是个内向的人,不擅长交际,那么网络应该就是最适合获取信息和表达情绪的地方。” “没什么发现吗?” 何时新看了过来,开口道:“倒也不能什么都没有发现。” “八年前曹宇宁父亲去世后,曹宇宁名下所有软件和各论坛的账号,文字风格明显变了,而且还删除了所有关于历史学的文章。” “这明他转修心理学,绝对不是因为失去兴趣什么的,根据你们之前的调查,他应该是在曹茂军那里,接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还有,曹宇宁曾经发表过一篇具有争议性的论文,题目是学术不能成为犯罪的工具。” “赵队长,陈组长,根据这一连串的线索,曹茂军曾经犯罪的可能性,不低吧?” 陈益在思考问题没有话,赵启明道:“我觉得不低,曹宇宁都出了救赎两个字,而且还指出曹茂军走火入魔了,虽然救赎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意思,但放在这里,应该就是赎罪。” “赎的不是自己的罪,而是父亲的罪。” “曹宇宁突然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完全可以认为他知道了自己一直敬重的父亲,曾经犯罪了,而且事情还不。” “不排除……出了人命的可能。” 完,他转头看向陈益,想询问对方怎么看,发现后者在沉思后便作罢。 何时新道:“对这起新案子来,我们的调查进展还是比较可观的,就是不知道……它是否和十几年前的连环杀人案,存在高度关联性。” “这件事很重要,需要线索支撑啊,否则要是并案查错了可就麻烦了。” “两个月,可是很快就会过去。” 最后一句话,让在场所有饶视线,不约而同的集中在陈益身上。 军令状是陈益在方松平面前立下,他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见得陈益还是不话,几人继续聊。 “赵队长,其实这起新案子,我有一个笨办法。”何时新开口。 赵启明:“哦?什么办法?” 何时新:“利用网系统,尽可能找到案发时曹宇宁离开学校之后的轨迹,然后根据消失前的轨迹向周围辐射,锁定所有经过车辆无一例外。” “然后,再调查案发现场周边最近的几处监控,同样大面积锁定过往车辆,然后找到重合点。” 闻言,赵启明想了想,道:“大学附近倒是好,应该不会漏掉,但案发郊区太偏了,凶手很会选地方,周边道路四通八达,那得多少辆车?” “而且,还不能排除凶手熟悉本地路况,抄路返回市区甚至离开江城的可能。” “再者,如果重合点很多的话,也是相当的难办。” 何时新沉默了一会,点头道:“所以我,这是一个笨办法,如果一月之内没有重大进展的话……什么办法都要试一试啊。” 此时,陈益微微抬头,道:“凶手应该不会冒险在大庭广众之下动手。” 声音响起,几人转头,原来对方一直在听。 陈益继续道:“曹宇宁的活动轨迹很简单,不是家就是学校,凶手可能一开始就选择了学校,也可能是在曹宇宁家附近蹲守失败后,转而选择了学校。” “如果是仇杀的话,曹宇宁是知道某件事的,而凶手自然也知道。” “那么,利用这一点把曹宇宁给骗走,听起来就不难了。” “试想,多年后的曹宇宁,突然遇到有人再度提起了那件事,他会是何等的震惊。” “他不想搞清楚吗?不想知道眼前的人是谁吗?” “因此从风险和难度上讲,把曹宇宁骗到指定地点再动手,比较稳妥。” “如果我是凶手的话,必然会这么做,充分利用情报优势唬住曹宇宁,最起码可以让曹宇宁跟自己离开。” 陈益的话让几茹头,何时新开口:“有道理,这样确实更安全,不会被人发现。” 陈益:“所以,查监控有收获的可能性更低了。” “不过虽然低,做还是要做的,万一凶手失误了呢?” “让网监那边不要停止,正常来就行,不要有心理压力。” 赵启明点头:“好的。” 何时新道:“对了,听你们怀疑盗墓,如果是盗墓的话,有几种可能呢?是否为见财起意的杀人越货?” 赵启明看向陈益,陈益道:“基于盗墓事件的假设,见财起意当然有可能,不过十几年前五名受害者之间没什么联系,因何做到如此团结的呢?” “这个问题先不想,就当是临时搭建的团结,或者受害者其实认识,后来切断联系分道扬镳,又因为时间久远导致孔队长没有查到。” “这是见财起意。” “第二种可能,见死不救,如果受害者之间不认识的话,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第三种可能,受害者约定下墓,而墓主人和凶手高度相关,凶手认为对方亵渎了墓主人或者不满家族财物丢失,决定报复杀人。” “第四种可能,封口,凶手遭到了受害者勒索,决定杀人灭口,但杀了这么多人时间间隔十五年,似乎不怎么合理啊。” 几人沉默。 仅凭盗墓两个字去延伸多种情景,可能性实在太多,也不止这四种,而且无法判断哪一个更加准确,只能是作为参考,根据未来新的线索去验证。 陈益看了几人一眼,最终将视线放在赵启明身上:“赵队长。” 赵启明抬头:“陈组长你。” 陈益:“咱们手中还有能用的人吗?” 赵启明:“樱” 完,他回头喊了一声:“潘诚!过来!” “是!” 一名男子快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