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突如其来的婚约 (第1/3页)
这个魔王的系统有点坑魔王的威名第150章突如其来的婚约辰山前线,大渝阵前大营处。 一个身穿金色铠甲,气息浑厚的将军模样的人,在观看着地图,他面色凝重,时不时的还要呼吸吐纳一番,以调和自己躁动的真元。 他就是大渝此次出征的最高统帅墨竟仁,大渝皇帝宣景,为了此次拿下辰山,其实早就蓄谋已久,为此而组建的军队也更名为征辰军,墨竟仁担任最高指挥官,他眉头紧锁,看着战略沙盘,分析着眼前的局势。 前些日子刚刚靠着陛下赏赐的破婴丹,晋升了元婴,但是由于韩云卿破天荒的拿下了辰山北域最关键的阴山岭,导致他不得不强行结束闭关,来到阵前。 刚刚突破元婴,境界还有些不稳固,本应在闭关个把月稳固境界,却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宣景皇帝早就知道大周的皇帝要对抗蛮族,然而一旦北域和蛮族开战,大周势必首尾不能相顾,届时只要和大梁达成盟约,鼓动大梁太后起兵北伐,而大渝则率军西征,则拿下辰山区域就易如反掌。 宣景帝作为一国之君,并没有昏庸到不考虑大周若是被蛮族击败,蛮族南下,大渝会怎样,相反,他已经和自己的智囊经过多次模拟推演,最终得出来的结论是,此次机会千载难逢,不破不立,出兵依旧对大渝最有利! 假定大周失败,蛮族南下会有什么样的危机等着大渝?宣景的智囊团经过多次演算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蛮族不可能全数南下,能南下来到辰山中部或者南部,也势必会被大周消耗掉了一半以上的战力,再加上南下大渝和大梁需要长线补给,蛮族能发挥出在北域的四成实力便相当了不起了。 同时,就算蛮族能击败大周,要想让大周国民臣服,短期内还是不太可能,因为大周国民上下万众一心,民间也会组成统一战线抗击蛮族,届时,大周境内会和蛮族形成打游击之战,大量钳制蛮族南下。 以上条件如果都精准的算计在内,那蛮族能抵达大渝的有效实力,应该不足三成,大渝也完全可以对抗。 所以综上所述,此次大周北上抗蛮,是大渝起兵拿到辰山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宣景有生之年恐再也不能翻身,让大渝国力超过大周。 这几年大渝国宣景皇帝谋划的一切步骤,都在有条不紊的实施中,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散修魔头的重出江湖,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韩云卿,曾经的一个江湖散修,四处找江湖宗门高手挑战,成就了魔头的威名,然而在晋王用计鼓动六大宗门围剿成功之后,他却舍体蜕生,在法场逃走。 本来这些大梁国的江湖小道消息,被大渝国的情报探子传回本国,也就是众人茶余饭后调侃的谈资而已,并没有引起什么重视,然而随着辰山云青寒,卧龙城的逐渐崛起,渐渐进入了大渝的视线。 先是云青寒用半年时间就统一了辰山南部,这让长久以来,针对辰山局势的大渝官员和皇帝逐渐对他有了一些警惕,但是也并未太过重视。 然而没过多久,新到手的情报又交代,一个叫云青颜的少年,几乎是用一己之力,使得道极仙宗灭掉了大梁所有一等宗门,成为大梁国境内唯一的顶级宗门。 然而此时卧龙城又传出来,和大周皇帝签订了条约,以非常少的代价,从大周手里购买了辰山北部和西部的全部土地。 这些都不得不引起了宣景皇帝的关注,大梁的情报资源投入到了卧龙城,最后发现云青颜和云青寒为同一个人...就是几年前失踪的韩云卿,此时大梁皇帝再也坐不住了,他预感到之前的谋划要因为这个年轻人而起变化。 于是宣景帝,主动联系了晋王霁烈,将自己得知的情报和晋王分享,让他抓紧解决这个遗留问题,晋王也真是争气,找到张道邈,赵沐河和司徒殇的三魂共体,想藉此机会一次性除掉所有威胁。 然而没成想危急时刻,韩云卿居然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获得了元婴境界的实力,外加关键时刻洞玄境界的大能宇文衍出现,使得他功亏一篑,为了保全自己霁煊和太后的性命,晋王从此退隐不出。 当宣景帝还在大骂晋王不中用之时,就听情报传来,大梁太后宣布无限期闭关,不问俗事,宣景帝就知道,这个韩云卿把太后也解决了...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韩云卿的入局,他控制了大梁,结盟了大周,在经济上韩云卿的治理模式最为先进,可以说宣景帝对他是无计可施,战争是剩下的最后手段。 所以当断则断,宣景帝,得知自己时日无多,一旦让韩云卿得了势,大渝再也没有能制衡他的手段。 这次他不光要拿下辰山,打通东西南北,更是要解决韩云卿这个最大的威胁,然而战争一开始,就打的极为不顺利,本以为韩云卿那些山贼起家的部队都是一帮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可是谁曾想,他们忽略了一个人,准确来说是一个妖族。 邢山,出人意料的是,这位邢山是人妖两族都百年难遇的军事家,卧龙城的部队在他的带领下,用兵如神,处处战役打的大渝的部队溃不成军。 宣景帝一怒之下,直接处死了上一任将领,重新为人墨竟仁为最高统帅,墨竟仁观看了所有的战报,看出来,不是上一任将领漏洞百出,而是这个邢山太会打仗了,总能做出精准预判和提前布局。 墨竟仁再观察己方阵营与敌方布局,具有优势的地带全都被邢山占领,易守难攻,进而他将目光转向了阴山岭,希望能从阴山岭打开缺口。 就这样,墨竟仁一边步步为营,一边上书宣景皇帝,标明自己的意向,恳请能诏安阴山岭,让邢山的精力两方牵扯。 此举确实有了一些效果,然而喂饱阴山岭却占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