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章 亩产四百五十斤!这才是百姓需要的官 (第1/2页)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热门推荐: 随着匠人们收割完成, 周围的百姓也主动上前来帮忙将麦子褪壳装袋称量。 老百姓都是朴实的,他们纷纷帮忙,你来褪壳我装袋,一袋袋麦子装好后立刻开始记秤。 百姓也好,官员也好,纷纷翘首看着,而翰林的读书人们确是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粮食种的多算什么? 能熟读经义,吟诗作赋才是治国的贤才,只会种田,种的再多也不过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罢了,他凭什么翻身,和我等有治国济世之才的读书人同朝为官啊?! 很快,一亩地的麦子被装袋完毕计数:“三十斤!” “五十斤!” “一百斤!” “一百五十斤!” “两百斤!” “两百五十斤!” “三百斤!” “三百五十斤!” 听到已经有三百五十斤后,老百姓们已经激动的瞪大了眼睛,纷纷凑上前去观看,能亩产三百五十斤的麦子,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而让百姓和臣工更惊讶的,还在后面! “四百斤!” “四百四十六斤!” “皇上,这一亩地有四百四十六斤麦子!” 听到四百四十六斤这个数字,看着那一袋袋的麦子,周围的百姓也好,臣工也好已经是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四百四十六斤啊,接近一亩地四百五十斤的产量啊! 一个老农忍不住感叹起来:“亩产四百四十六斤!这王学士真不愧是皇上钦封的农学学士啊!” 另一个百姓附和道:“是啊是啊,一亩地能产这么多麦子,要是我家有这样的肥料,那我手头就有粮食给家里的娃扯几尺布做一身新衣裳了!” 一个年轻人上前激动的看着那一袋袋麦子,忍不住哭到:“这么多!这么多粮食!要是早有这样的肥料,那大灾大旱之年,我家就有余粮过灾,我的老母也不至于饿死了!” 是啊,谁还没遇到过灾年了? 这些年大明赶上小冰河期,谁家没个困难时候了? 听着这个年轻人的话,百姓们也是纷纷感慨起来: “王学士真是大能人啊,能研究出增产这么多的肥料!” “这些翰林读书人为什么说王学士是祸国殃民的罪人?王学士这是能救活多少百姓的功德善举啊!” “这一亩地能产四百五十斤的麦子,这是神迹啊!” “王学士真是好官啊!” “是啊,王学士真是好官啊!” 不仅是百姓在感慨,那些有为官一任经历,知道粮食对百姓重要性的官员也是惊叹于王立臣的成就: “一亩地产四百五十斤粮食,若是推广到天下,这化肥能为朝廷带来多少粮食?能让天下少饿死多少人?这王学士,真是功德无量啊!” “这若是推广到全国,那我大明天下百姓人人都能吃饱肚子,不会有灾民流离失所,那天下必然大治啊!” 黄立极和魏广微也是忍不住感慨:“这王立臣,到是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