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11章 朝廷要买地?可以,拿出三十万两银子银子来 (第2/3页)
知道,杨家那片林地左右不过百亩,一亩三十两已经是天价了,毕竟这江南的肥沃良田顶尖的好田也不过十两银子,这还是最好的水田。 换做北方,一亩良田二三两银子价格就不低了。 这还是良田不是林地。 这片林地,一亩三十两那真是十倍于良田的高价了。 但如果只是三千两的话,驰道衙门也不是不能出,毕竟这片好歹也是林地,这林地虽然不会轻易砍伐,但有一片林子这三千两倒也不亏。 这朝廷买人家的田地,十倍价格倒也合理,毕竟是修建驰道。 方云岭正想着呢,杨二爷却是摇了摇头笑道:“不不不。” 方云岭眯起了眼:“杨家莫不是要三万两?!” 三万两! 那可不是十倍利润,而是百倍利润了! 这驰道衙门拨出来修驰道的银子才不过百万两,这一家要是三万两,三家加起来就是十万两,这意味着驰道还没开始修,一成就没了! 虽然很想问问杨家是不是脑子烧昏了,但方云岭明白自己是代表驰道衙门,不能让人觉得驰道衙门是以势欺人。 毕竟这一路驰道规划下来,一路上尽量避免涉及农田,但驰道又贴近驰道,往往涉及某个村,某个镇,乃至某处的祖坟,这些地方都是要好好与人家谈的,不能强行将人家赶走。 朝廷好不容易这些年留下的好印象,大家自然是要用心维护的。 斟酌着用词方云岭缓缓说道:“杨二爷,不妨与你实话实说。” “驰道衙门修的这条京津驰道,实际上也是为了天津的发展民生,这不仅仅是朝廷收益,天津的各位都能受益。” “而这条驰道的各项开支也卡的极严,这条驰道所经的每一个城镇,每一处桥梁都是经过工部诸多大人与驰道衙门斟酌再三才定下来的。” “杨家的这片林地,是驰道的必经之地,驰道衙门是必须要买下来的,但是这三万两银子的价格,实在是过高了些。” 杨二爷说道:“不不不,方大人,你想差了,我们杨家那片百亩林地,要三十万两!” 三十万两! 方云岭眼睛都瞪大了,看杨二爷的眼神仿佛看一个贵物,而一旁的县吏也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那神情仿佛在说:好家伙,你还真敢开口! 驰道衙门内部计划的京津驰道修缮费用也不过百万两银子,考虑到后续施工各种意外,再高也不可能高于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这杨家一下子敢要三十万两银子,真是狮子大张口了! “杨二爷莫不是在说笑?那片林地要三十万两?”方云岭笑问道,虽然脸上还带着笑,但声音已经不是那么平静了。 杨二爷则显得很淡定,甚至还有兴趣押一口茶:“三十万两银子也不高啊,这京津驰道,你们仅仅卖出去三成的股票就收了几百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驰道衙门总不能在我这哭穷吧?” “这地是我杨家的地,朝廷的批文手续齐全,你们总不能强买强卖不是?” 方云岭被杨二爷这话噎得不轻,起身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先回去复命了。” “不送。”杨二爷非常傲气的说道。 眼下可是驰道衙门有求于他们杨家,他怕什么? 县吏看着方云岭径直离开,又看着坐在椅子上镇定自若的杨二爷,忍不住叹了口气:“我说杨二爷,你杨家城外那片林地,三千两银子不低了,三万两都已经是高价了,怎么敢要价三十万两啊!” 杨二爷则是非常淡定的说道:“怎么?驰道衙门收了几百万两银子,我要他三十万两多么?是他们非要我杨家的地不可,又不是我杨家逼着驰道衙门买我家的地,如果不愿意,完全可以买别人的嘛。” 县吏问道:“你们就不怕朝廷怪罪?” 杨二爷不屑的笑道:“驰道衙门负责修缮驰道,与朝廷何干?而且我手中手续齐全,驰道衙门能去找谁?找张相爷?” “那驰道衙门可是真的现眼了。” 憋着怒气离开杨家的方云岭回到京津驰道司的驻地后,犹自一肚子怒气:“这个杨家,真是” 一旁的同僚宽慰道:“唉,他们商贾本性,见钱眼开,眼下他们要价高,我们就还价呗,总有能谈成的价。” 方云岭怒道:“可是他们要价三十万两!这怎么谈?” 同僚们懵了,本以为杨家要价几万两银子,没想到杨家敢要价三十万两银子! “杨家敢要价三十万两?!他们疯了?!这可是朝廷的驰道!” 一群人凑一块商议一番,决定还是要去杨家谈一谈,而且天津外的地可不仅仅有杨家的,还有高家和石家的,这杨家的地谈不拢,另外两家总是要谈一谈的。 天津说小也不小,但这驰道衙门上杨家买地的事,很快就是传开了,驰道衙门看上了杨家在城外的林子,杨家张口就是三十万两银子,惊掉了一地眼球。 这杨家还真是大胆啊,三十万两银子都敢开口。 但相比较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