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752章 商税改革! (第1/2页)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正文卷第0752章商税改革! 周奎和张国纪二人笑呵呵的来到张好古这里。 看着眼前这两个曾经互相不对付,眼下却好的如同亲兄弟一样的老哥俩,张好古很清楚,这就是利益带来的改变,是大明发展工业,开海贸易所带来的改变。 「两位心情不错啊,这段时间,赚了不少吧「张好古微笑着。 周奎很想骄傲的来一句,这段时间何止是赚了不少他周奎都快赚疯了! 除了自己那个倒霉的信王女婿时不时就来蹭个饭,要不就是来借钱,要不就是劝自己投资他以外,真是什么烦心事都没有,走路都轻飘飘的感觉踩在棉花上一样。 但想了想自己面前的是谁,周奎最终还是很谦虚的摆了摆手: 张国纪也是嘿嘿笑着: 热气升腾,在热水的冲拂下,茶叶在茶盏里翻舞舒展;张好古给张国纪和周奎倒上茶,随后说道: 听着张好古说起正事,张国纪和周奎也是一脸正色,他们想着自己在各个地方听到的那些商人们的讨论,将直隶商人的发展情况详细的说了说。 张好古微微颌首,听着张国纪和周奎的讲述,对眼下直隶的商人情况也是有了个更直观的了解。 商人们根据自身规模资产的大小,投入精力人力不同,收获自然不一样,但综合来看他们其实又都一样,无非是一个大,一个小而已。 这两年,随着朝廷各种政策倾斜,商人们的确是赚钱,而且是越来越赚钱,这点是肯定没错的。 虽然很多人嘴上说着不赚钱,但看他们各种投入也好,各项开支也好,这些支出已经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的资产都在不断增长。 这是个好事情,张好古满意的点了点头。 周奎试探着问道,他感觉张好古可能计划着什么。 张好古说道: 「说句不太好听的,朝廷需要更多的税收来集中力量去办大事;这方面,我希望两位老哥呢,能和朝廷步调一致。 周奎和张国纪明白了,朝廷要增税了。 天启朝这些年,朝廷税务方面变化很多,各种苛捐杂税被取缔,同时各省之间的诸多繁杂税务关卡也被取消,大明朝廷简化了税务系统,更新了税率,以一个较低的税率来让大明天下的百姓和商人都能修生养息,都能蓬勃发展。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 了,税务这一块是要变化了。 工厂也好商铺也好,大小企业都是要交税的,但这个税率并不高,眼下是该根据实际情况涨一涨了。 未来商人们的收益会越来越高,民间的流动资金也会越来越多,拿普通工人来说,工人们的工资一直在涨,一方面是适应眼下的消费,一方面也是各类工厂不断扩张,对工人需求量越来越大的表现。 如今,朝廷已经适当增长一下税收了,是时候了。 张国纪和周奎互视一眼,他们点点头,的确,他们和普通商人还不太一样,他们说白了和皇室,和老朱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平常时期,他们因为这个联系而获益,到了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是要出力的。 张国纪说道: 周奎附和道: 张好古笑道: 「说起来,在税率这一块,我还有个新的想法。 周奎忙说道: 张好古缓缓说道:「朝廷是支持商人们发展的,商人们赚取了钱财,能对大明社会多做一点贡献,朝廷也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我这里还有个法子,就是把慈善和税务挂挂钩。 「例如,老哥你今年赚了一千万,按照税率你要缴纳三百万;但你今年花了五十万援助了一所学院,让不少孩子有书可以读,那么朝廷可以减你六七十万税收或者更多。「 周奎和张国纪听着张好古的想法,二人忍不住频频点头。 张好古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提高税率,同时鼓励商人慈善去减免税务,而慈善这一方面怎么才算,朝廷肯定有相应的引导。 例如借着商人们的力量把眼下还处于贫困,百姓一日三餐尚不能保证的一些西北、西南地区发展发展,建设一些学校,设立一些工厂企业。 而在这些地方落户的工厂企业,自然也有税务减免,毕竟这是朝廷重点扶持项目,说不定还有朝廷的注资。 这样一来,面对增长的税务,商人们就不会特别抵触,更何况税务增长也不仅限于商人,是方方面面的,当然普通方面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朝廷的的确确是要增长税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