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_第0785章 银本位不可靠了,咱们换金本位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785章 银本位不可靠了,咱们换金本位吧 (第2/2页)

位置,南亚,中东,乃至非洲,都在大明探索范围之内,亦是太宗文皇帝时期七下西洋所触及的各片区域。

    如今开放海禁才几年啊,已经蓬勃发展的大明海运海商就已经走到这么远了。

    点了点头,朱由校非常满意这一切:

    一旁的魏公公笑眯眯的说道:

    朱由校笑了笑,忽然问道:

    「多,可多了,咱们大明眼下就像个无底洞,有多少银子吞多少银子,那些洋人一船船银子送进来,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魏公公颇为得意的说道。

    是啊,大明坐拥天下,富有四海,这有着近四千万户百姓,万万里疆土的庞大帝国,吞噬着无穷的金银,这点银子在大明还真溅不起多少动静来。

    但朱由校还是感觉到了一些不安,这么多银子流入大明,真就是好事吗?

    思来想去,朱由校伸手点了点:

    很快,随着内侍传话,张好古,卢象升,钱谦益三人来到武英殿中。

    朱由校没那么多繁文缛节,也不喜欢多少废话,他很直接的问道:

    卢象升眉头一皱,流入大明的银子越来越多了,这是件好事,也不是什么好事,前者是因为大明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商贸中心,全天下财富汇聚之地;后者则是因为海量银子涌入必然引起物价的波

    澜,尤其是对宝钞的价值会造成冲击,这对大明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钱谦益也是嗅到了一点什么,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朱由校问道:

    卢象升解释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

    钱谦益补充道:

    张好古点了点头:

    听着内阁的分析,朱由校也是皱起了眉头,如今的大明可不是之前的汉唐两宋啊。

    汉唐两宋时期,中原还是缺银子的,为何一直以来铜钱都是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还不是中原缺银子,而金子又太贵重。

    在汉晋时期,金子是要作为祖先陪葬之物埋到地下的,那些王侯将相一个个将大量金子带到地下,这让金子愈发稀少珍贵,不然金贵一词怎么来的?

    可与金子相比,银子更是稀缺,甚至有白金的称呼。

    哪怕到了唐代,宋代,铜钱依旧是最主流的货币,银子照样稀缺,银子可不是用来吃喝的,那都是和金子一样用来大宗交易的。

    也就是明代,随着各国与大明贸易,银子越来越多,眼下才成了主要的货币,大明也借着海量银子为根本开始发行全新的宝钞体系。

    可以说宝钞体系就是建立在银子上面的。

    但以银子为根本建立的宝钞体系实在是不安稳,因为世界行情变化太多,银子远远没有金子那般稳定,因此金本位的货币才是最稳定的,毕竟哪怕到了后世,各国别看是以国家信用发行货币,但也是隐性的金本位。

    张好古思来想去,说道:「陛下,臣以为,宝钞不能再和银子继续绑定了,这样下去,对朝廷不利,对宝钞也不利,货币价值要是单纯暴跌了还

    好,可若是再有有心人趁机捣乱,朝廷可能会破产的。」

    朱由校点了点头:

    卢象升说道:朱由校思索起来。

    张好古原本想的是直接建立大明信用体系,毕竟如今大明已经君临东方,更是世界商贸中心,四海财富沉淀之地,以大明的国力信用,推行宝钞应当是可以的。

    但卢象升想要把宝钞和金子挂钩,这也是妥当的做法。

    毕竟总要有个够分量的来坐镇,单纯的信用体系,还真不如金本位。

    毕竟金子总是比银子稀缺,银价可远远没有金价值钱。

    朱由校缓缓说道:

    张好古也是说道:

    钱谦益补充道:

    张好古笑道:

    见三人都认可金子挂钩宝钞,朱由校也顺势点了点头:

    离开武英殿回到文渊阁后,钱谦益忍不住问道:

    张好古说道:

    卢象升说道:张好古笑了笑:

    钱谦益摇了摇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