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_第0787章 银价暴跌?冤大头朱由检:买,有多少我买多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787章 银价暴跌?冤大头朱由检:买,有多少我买多少! (第1/2页)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正文卷第0787章银价暴跌?冤大头朱由检:买,有多少我买多少!开办第三家银行,这就是朝廷给出来的方案。

    也是张好古与卢象升、钱谦益商议过后的最好办法。

    若是对商人不管不顾,那上百大商人所持有的银子绝对会给朝廷的经济带来***烦乃至民间的宝钞体系都有可能崩溃;而如果直接强行收走这些商人的银子,更是会让商人对朝廷离心离德,这对朝廷日后的一系列政策有影响,朝廷也不是要杀猪;至于拿钱去买商人手里的银子,这更不现实,毕竟商人们所持有的银子太多了,朝廷不可能一次性印那么多宝钞,这照样是对物价的冲击。

    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商人们主动把银子拿出来,和朝廷一起联合行动,开办商业银行,让商人们去负责运营,朝廷只持有股份即可。

    毕竟印发宝钞的权利是掌握在大明银行手里的,掌握这个,商业银行也翻不了天。

    大明第三家银行,商业银行,负责对外贸易,商业发展等等,朝廷给出来的条件,无疑让商人们很是心动。

    大家都是大商人,相比短期的暴利更看重长久的利益和稳定,如果说朝廷要强行征收大家的银子,那众人肯定没什么办法,但朝廷没有这么做,反而拿出了一个对所有人来说都有利的条件,足可见朝廷对大家的重视了。

    而且朝廷给的条件也不是要大家所有的银子,只要拿出部分即可获得股份,余下的还可以有用来和洋人做生意。

    毕竟和洋人做生意少不了银子,日后无论银价在大明贬值多少,终归银子还是值钱的。考虑过后商人纷纷同意了朝廷的决定,毕竟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总不能真和朝廷去作对吧?

    大商人们搞定后,各个大型中型商会公司就相应的搞定了,至于小型商人小商会,手里没有多少银子都是以宝钞为主,朝廷到时候消息一发,他们出手银子便是。

    最后崔成秀留下来和商人们对商业银行的股份划分,银子到底能抵多少股份等等进行详细的讨论和签订合约,而卢象升和钱谦益则去找朱由校复命。

    朱由校此时也在西苑,正在瀛台和张好古下棋呢。

    朱由校笑着请卢象升和钱谦益入座,手里捏着一枚棋子笑看对面张好古皱着眉头沉思:

    张好古很无奈:

    朱由校点了点头:

    张好古没有掩饰,非常自然的说道:

    朱由校又问道:

    卢象升思索片刻说道:朱由校手一颤:

    钱谦益解释道:

    「隆庆朝开关后,每年就有数百万两银子流入我大明,到陛下彻底放开海禁允许各国通商贸易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一千万两,而且每年都在递增,如今一年不下两千万两银子流入我大明。

    」

    朱由校神情已经恢复了自然:

    卢象升说道:

    八九成,也就是民间还会遗留一亿两,毕竟商人们也要做生意,这个数分摊到商人头上,损失就不是特别大了,毕竟和洋人做生意,银子该怎么算还是怎么算的。

    朱由校很是满意:

    很快,在朝会之上,由户部侍郎上书,六位当朝阁老,各部部堂齐齐附议之下,大明朝的货币体系发生变动,朝廷放弃银本位制度,改为金本位,也就是说,银价要迎来一波暴跌了。

    这个消息下朝之后就传遍了内城,随后是外城,紧接着通过大明报传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二十四省,所有人都意识到,银价要暴跌了。

    朱由检得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忍不住大笑起来:

    章锦瑞也是笑道:

    朱由检很是得意的笑着,一面让手下人趁这个机会抓紧去买银子期货,一面又订了一桌上好的酒菜让店家送上门来,他要和自家章先生好好喝一桌。

    很快,店家送来了酒菜,满桌美味加陈年佳酿上桌,同时手下人也把买好的期货送来,看着那一叠叠票券,朱由检笑的更得意了。

    朱由检洋洋自得的看着那一叠叠票券,这原本大明的银子期货很稳定,以一两银子为例,低则九百多宝钞,高则一千多宝钞,不会有特别多的起伏。

    可如今朝廷一发消息,一两银子瞬间降到五百宝钞,而且还在跌!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跌!

    朱由检那数千万宝钞换成了银子,瞬间也是个大富翁了,这种好事一般适合上哪去找?章锦瑞提醒道:

    朱由检正在饮着小酒怡然自得,听了章锦瑞的话,立刻醒悟:当即朱由检吩咐下人把所有票券去换成银子。

    寻常时候如果有人这么做,那肯定很难办。

    但谁让现在是特殊时候呢,一听有人要换银子,那是非常乐呵的就把银子装箱给朱由检送了过来。

    看着摆在院子里那一箱箱白银,朱由检只感觉晃眼。银子,全是银子啊!

    他几曾何时见过这么多银子?

    身为一个穷王,贤王,他穷惯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子手都

    有点抖。章锦瑞看着朱由检那突然涨红的脸连忙提醒:

    朱由检这才反应过来,同时心里暗自羞愧,他好歹也是大明朝的亲王,是贤王,是读书人,岂能因为见到了生平见不到的银子就如此失态?

    真是丢了读书人的风骨和傲气,太丢人了!

    想想自己那位皇兄,天启皇帝陛下,人家当初失态貌似是见识到了上亿两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