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曙光初现 (第1/3页)
为期半个月的旅游结束了。 买过回家的火车票,王加根身上只剩下二十三块钱。 如果不是在保定呆了几天,去白洋淀和正定县城节省了一些开支,他们早就囊空如洗了。 一切还算顺利。 旅游是一门学问,出门前必须作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那个军用水壶的作用真是太大了。在火车上,在旅游景点,都离不开它。每天出门时带上一壶水,还能省下买饮料的钱。那些碳酸饮料实在太贵了,而且不如白开水解渴。 住在条件简陋的旅馆里,天天能够洗澡换衣服,吃得也比较舒服。只是东奔西走太累了,三个人又黑又瘦。不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学了不少新东西。特别是最后一天在BJ动物园,欣欣见到那些可爱的动物,高兴得手舞足蹈,乐得屁颠屁颠的。当加根买来烧鸡、面包和啤酒,一家人坐在快餐厅里午餐时,欣欣拿着鸡大腿,边啃边乐,脸上笑开了一朵花。那得意劲儿,让王加根倍感欣慰。虽说是在首都这样的大城市,欣欣一点儿也不胆怯,表现得特别自信和聪明。她大胆泼辣,上公交车和电车后,抢占座位的速度比大人还要快。说着一口蹩足的孝天普通话,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现在,他们一家人已经到了BJ火车站,坐在熙熙攘攘的候车室里,准备坐车返回花园镇。 候车室里的长条坐椅根本就不够坐,不少旅客都站着。还有一些人把报纸、塑料布或者纸板铺在地面上,席地而坐,或者躺着。室内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比较多,小卖部、餐馆、书店、电影院、录相厅、厕所、开水供应处……应有尽有。无论你是什么来头或身份,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先来的有座位,后到的就靠边站;有钱就能吃香的喝辣的,没钱则只能饿肚子。 看着这些出门在外的旅人,王加根感慨万千。嗨!早就应该想到利用教师假期多的优势,出门旅游的。存什么钱?存着钱又有什么用?整天呆在那所孤庙一样的学校里,消耗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太窝囊了!为了跑调动,花了那么多冤枉钱,还有损自尊。不如安心当教师,边教书边写作,放了假就出去走一走,多么惬意!多么快活!管他谁进城了,谁改行了,图那些虚名誉干什么?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见得还少么?别人要怎么说,就随他怎么说,还是应该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和原则去生活。 至于老婆和女儿,王加根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对不起她们。欣欣不能在城市里上幼儿园,就证明她的父亲没有用吗?这是什么逻辑!她爸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她作为农民儿子的女儿,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更何况,她爸为了她生活得更好,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怪只怪她爸的起点太低了,又性情高傲,不肯向别人低头,有些事情是难以一步登天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孩子吃点儿苦并不是什么坏事情。欣欣将来能不能成才,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生活环境。只要大人教育有方,很好地引导她成长,她将来肯定能有所作为。 最大的心病还是方红梅。老婆一唠叨,一生气,一抹眼泪,王加根就六神无主,没了主意。让他烦恼透顶,自卑自弃,如万箭穿心。 方红梅为什么总是那么爱慕虚荣呢? 她为什么不能像马克思的老婆燕妮、鲁迅的老婆许广平、钱仲书的老婆杨绛那样,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的事业呢?她为什么不能像历史上那些贤惠忠烈的女子那样蔑视权贵、顺从自己的爱人呢?农村妇女尚且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为什么老是觉得丈夫连累了她?为什么老是觉得丈夫不争气?为什么会认为是因为丈夫的缘故,才使她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呢?她为什么不敢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她的工作单位?为什么不敢告诉别人她丈夫也是个农村教师?承认这些事实,真的就很丢人么? 王加根觉得,价值观念不同,导致他们夫妻之间出现了裂痕。这也是笼罩在他们家庭生活中的阴影。 九月二号上午,他们安全抵达花园镇。 回到牌坊中学,家里安然无恙,一切如故。 同事们听过他们的旅游经历,看过他们带回来的照片,一个个羡慕得眼睛发红。旅游让他们一家人出尽了风头,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他们应该知足了。 根据学校的安排,王加根回过头来教初一,任初一(1)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家长们都领着自己的孩子,点着名要到他的班上。这也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不过,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王老师,教书的责任心大不如从前。他告诫自己,既然调动没有了希望,还是应该好好工作,不能辜负这些学生和家长。 方红梅被牌坊中学委以重任,出任初三(2)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雄心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送一届像样儿的毕业班,升学率力争打破王加根保持的纪录。可开学没多久,牌坊乡教育组长刘福民和人事干事丁胜安来到牌坊中学,送来了孝天市教育局的调令,决定调方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