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2 傅松的核心竞争力 (第1/2页)
很快,锣声结束,杨府管家老杨洪带着孙子小满堂出场。 下一刻,韵味十足的唱腔响彻整个房间: 老杨洪:人活百岁称瑞祥,我与太君整寿堂! 小满堂:你快快领我寿堂上,寿桃寿糕我先尝。 接着是穆桂英:喜堂上老太君年高德重,天波府庆生辰富寿尊荣…… 《五世请缨》又名《百岁挂帅》。 讲述的是北宋时期西羌作乱,元帅杨文广边关被困,孟强突围回朝搬兵,兵部主和,而杨府主战。 当时107岁高龄的佘太君正在祝寿,听到此事后,立刻带领八个儿媳、两个闺女和孙媳穆桂英等十二寡妇及重孙满堂,五代人上殿请缨,然后奔赴疆场,平定西羌,得胜还朝的故事。 而《五世请缨》的开场,就是庆祝佘老太君的107岁大寿。 这也是傅松选这个曲目的主要原因,今天是花老太太的寿诞,二者结合非常应景。 果然,看着从杨家一郎到杨家八郎的妻子陆续登场,不仅花老太太,其他陪她说话的女性也被这部剧吸引住了。 最后是佘老太君上台: 佘老太君:搀我来呀! 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佘太君我穿宅越院到了前庭,众儿孙为我的寿诞庆,一个个漆下承欢满面春风。 …… 老身今年活了一百单七岁,眼不花是耳不聋,腰不酸我腿不疼,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 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啊……啊咿呀! 这句经典唱腔一出,花老太太再也忍不住鼓掌叫好。 等整部剧结束,老太太依旧有点意犹未尽,她朝傅松竖起大拇指:“这个故事不错。” 傅松笑道:“奶奶喜欢就好。” 花老太太肯定这部剧,完全在傅松预料之中。 《五世请缨》看似复杂,但核心其实只有一句话:女子能顶半天。 在杨家男丁几近战死的前提下,一个107岁的老太太带着几个寡妇临危受命,跑到战场上把羌人打的满地找牙,简直不要太过瘾。 加上他曾听唐可可说,花老太太的丈夫唐光明过世时,唐军只有14岁,还不足以挑起唐氏集团的大梁。 是花老太太亲自挂帅,以女子之身出任唐氏集团总裁。 在她的铁血手腕下,唐氏集团不仅没有没落,反而更上一层楼,从一家普通公司吊打各路竞争对手,一跃成为商业霸主。 二者故事虽然不同,主旨却极其相似,更容易引发共鸣。 花老太太笑道:“喜欢,怎么会不喜欢?小傅是吧,你有心了。 一会一定吃好喝好,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一样。” 傅松点点头:“好,我不会客气的。” 其他妇女见老太太的兴奋模样,便有意无意的讨论这部剧中的剧情,说到激动处,直接便笑出声来。 只有张新元的母亲蔡秋容表情僵硬。 唐可可将傅松拉到一边,表情古怪问:“《五世请缨》真是你编的?” 傅松道:“怎么?怀疑我能力?我能写出《我不是药神》那么复杂的情节,这样的小故事还不是信手拈来。” 唐可可瞪他一眼:“胡说,真以为我不懂戏剧吗? 戏曲的难点不是剧情,而是唱腔和台词。 别说一个门外汉,就算浸yin几十年的戏曲大师,想做出一场好剧都极其困难。” 傅松笑道:“我不是说过了吗?我爷爷是戏迷,我是跟他学的。 你别看我只有二十多岁,但说到戏曲,咱也是混迹了十五年的资深大佬。” 这点傅松倒没撒谎。 和只看了一遍的《我不是药神》不同,在老爷子当年那台表层油漆都被磨平的宝贝收音机熏陶下,那些经典曲目,傅松都听吐了。 要不是嗓子不行,他都能靠这个挣钱。 在查阅了这个世界没有《五世请缨》后,傅松便请了两个戏曲创作人,加上于声漫,只用一天就把曲目做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