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五章 脑筋急转弯 (第1/3页)
长孙无忌欲言又止,脑筋急转弯?这又是什么? 张阳揣着手叹息,看向不远处,李泰正站在他自家门前,向每一个前来祝贺的长辈行礼。 这些长辈三五成群而来,每每放下了贺礼之后,寒暄几句就离开了。 连李泰的府邸都没进,看来宗室和外戚也纷纷与皇子保持着距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帝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宗室外戚全要心翼翼。 现在外戚之中得陛下信任的只有两位,一位是长孙无忌。 另一位就是张阳。 两人都在朝中身居要职。 不多时李象代替太子也来向李泰这位叔叔道贺。 见到骑着熊正耀武扬威的清清。 李象客客气气地行礼,“近来可好?” 清清板着脸道:“应当是我向表兄行礼才是。” 李象笑道:“来时母妃有所嘱咐,见人要有敬意要多行礼。” 清清心里对李象很不服气,主要是他爹是太子,她低声道:“虽你是太子家的,可我娘是关中最富有的人,很快她就会成为全下最富有的人。” 李象又道:“骊山已经很富有了,母亲也过骊山的家业也会更大的。” 清清重重点头道:“那是自然。” 李象被李安俨护送着回去,他皱眉想着:“李将军,骊山真是个好地方。” 李安俨又道:“太子殿下嘱咐过将来陛下若还要在骊山过冬,您也可以来这里的。” “嗯。” 李象点着头坐上了回长安城的马车。 刚刚清清与李象的对话,张阳与长孙无忌听到了。 身为李泰的舅舅,赵国公直到没有宾客再来拜访,他这才准备回长安城。 张阳拱手送别又道:“孩子不懂事,让赵国公见笑了。” 长孙无忌抚须道:“孩子的话也没错,其实你已经是关中最富有的人,你的家产还有一个南诏国,放眼关中谁的家产能与骊山相比。” “对了。”长孙无忌又道:“你能一那脑筋急转弯是什么样的书。” 张阳揣着手对一旁的李泰道:“魏王殿下,脑筋急转弯的书还在吗?” “本王手中正好有一卷。” 罢,李泰匆匆走入自家宅院中,片刻后就拿着一卷书出来,“舅舅还请过目。” 长孙无忌拿着书低声道:“老夫拿起回去看三两日,便会送来。” 李泰行礼道:“此书在骊山抄录有许多,就当是送给舅舅了。” 长孙无忌坐上了回长安城的马车,打开书卷入眼的就是一道道题目,“下雨的时候,有间老屋里在漏雨,可是谁也没被淋湿,为什么?” “嗯?” 再往下看答案,长孙无忌错愕一笑,“原来这房子里没有人。” “有两个老农,并列而站背对而立,其中一人面朝西,另一人面朝东,他们一齐走路,要走多远才能见面?” 长孙无忌稍一思量,就放弃了猜测,去看下方的答案,“嗯?各自退一步。” 又是错愕一笑,看似简单的问题,倒很有深意。 长孙家的马夫赶着马儿,他坐在车辕上听着马车内赵国公阵阵笑声,心中很是不解,今日这是怎么了? 李泰的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叫做李欣的男孩。 第二日,程处默的媳妇也临盆了,就像是一种默契,当一个孩子出生,其他孩子也跟着要出生。 生了一个女儿,程咬金亲自来了一趟,看望儿子与刚出生的孙女。 张阳这些前前后后忙碌,这大唐最好的两个兄弟都有了孩子,当然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让村子里摆宴,张阳亲自接待了程咬金。 现在的程咬金有点中年发福,不过这也是从行伍中杀出来的大将军,谈吐间多有行伍风气,眼神中多有一些杀意。 张阳给程咬金大将军倒上酒水,“近来可好?” 程咬金摇头。 张阳又问:“是不好?” 程咬金点头,不解道:“近日长孙无忌老匹夫得了一卷奇书,时常拿出问题来考教,好让我等抓耳挠腮,取笑我等。” 张阳皱眉道:“赵国公怎能做这等事。” 程咬金拿起酒碗,心中越想越是不痛快,便问道:“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