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九章 无所不知的县侯 (第1/2页)
再看皇帝已拿着筷子吃起来了。 张阳喝着茶水瞧向还未修缮完成的钟楼。 李世民忽然道:“你的孩子将来也要做土木匠?” “孩子们需要动手能力,先教他们。”张阳的语气很平淡,“孩童时期建立起足够的动手能力是有好处的。” “你的孩子看着也如乡野孩子。” “陛下,我本是一个乡野之人,带孩子自然也是这般,见笑了。” “乡野孩子好养活,太子的孩子读书尚可,可要他铺设砖石,动手做点什么可就不行了,这一点不如你的孩子,在教孩子的事上,太子应该多向你学学。” 君臣俩人用着饭食,骊山这个主人家不饮酒,皇帝在饭桌上也就不饮酒了。 等饭菜撤走,李世民拿出地图在桌案上铺开,这是世界地图的一小半。 张阳记得在礼部就有完整的世界地图,当然了也有人不信那是世界地图。 皇帝将这张地图分成一个个部分,现在就拿了一份,还是西方的那部分。 “今年高卢人又来了,说起了一个人,他叫希拉克略。” 张阳将筷子摆放成十字,问道:“他们手里是不是拿着这个?” 李世民皱眉道:“朕听闻这些人身上有银制的此物,就挂在身上,倒不是手里拿着。” “那是他们的信仰。” 听张阳说得有种见怪不怪的感觉。 李世民笑道:“你的老师与你说过?” 张阳没有承认,皱眉又道:“在西方他们的故乡叫做罗马,这个王朝与拜占庭的战争有很大的关系,而他们起复也与当初强大的波斯有关,不过现在的时局已不同了。” “他们怀念罗马,也将自己比作罗马人来维持族群的认同感。” “他们很强大吗?” 张阳摇头,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解释道:“现在他们的地界只有这么大。” 李世民又是眉头一皱,“太小了。” “是呀,对大唐来说他们疆域实在是太小。” “这高卢人献给朕许多金子。” 张阳喝着茶水,目光观察着皇帝,缓缓道:“陛下收了吗?” 李世民笑道:“朝贺还没开始,如今正是休沐。” “那看来是没收。”张阳又道:“西方有金子,有很多很多的金子,如果陛下愿意与他们联合,大唐便不好再攻打他们,就拿不到更多的金子,只能收到他们进献的这些。” “你是希望朕不与他们交好?” 张阳挠了挠下巴的胡渣,有些苦恼。 良久,李世民啧舌道:“这不重要,要攻打西方不过是一两句话,况且大食的战局未定。” 张阳笑道:“还以为陛下要拿着大炮轰平了西方。” 李世民也笑了。 君臣都笑了,就连一旁的王公公也跟着笑了。 看着小清清眉头紧锁,“都是假的,都是虚伪的。” 小心安低声道:“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清清瞅了他一眼,回道:“你是傻子,自然感觉不到。” “我……”小心安欲言又止,愤愤不平道:“我会写字了,会写三十个字。” “你学的那些字都是最简单的。” “我还会学更多的。” 姐弟两又开始争执了。 山脚下,十来个侍卫就这么在冷风中站着,他们小声议论着刚刚山上的场景。 那些熊一头头围在四周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令人脊背生寒。 就这样的骊山,谁敢轻易靠近,谁敢上山。 尤其是那三头最大的,站起来比一个成年男子都要高。 侍卫中有人低声道:“以前认识一家猎户,听说山里遇到熊了,不是你将熊猎杀,就是你被熊吃了。” “只能活一个?” “一箭射不死熊,就等着被熊咬死。” 那侍卫比划自己的横刀,“就算是搏命不见得能赢。” 山上的谈话还在继续,李世民又道:“大食有很多厉害的人物,西方也有吗?” 张阳点头道:“有呀,有个叫亚里士多德的人。” “很厉害吗?” “他是个智者,不过他生在西方,因无法证明潮汐而被一群信徒驱逐,从此希腊就少了一个智者,这世上有些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善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会猜测很多事。” “也是因为他的猜测太多了,没有足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不能完成自己的论证,当初他被亚历山大器重,不过亚历山大去世之后,那些愚昧的人就去迫害这个智者。” 张阳叹道:“一个命运多舛的人,而愚昧扑杀智慧的故事在西方反复上演,每一次出现这样的人物都不会有好下场。” 李世民仔细地听着,放在当年张阳或许不会讲这么多,现在处境与地位不同了,他能够将知道的全部说出来,并且不用担心会被质疑。 “所以现在的西方就是一群吃着烤饼的人,他们还在考虑温饱,或者是一群人考虑着如何建立自己的权柄,他们愚蠢又自大,还很蒙昧无知,也是一群富有的人。” 张阳咧嘴一笑,“陛下,他们是肥羊,一群愚蠢的肥羊。” 皇帝的目光还是放在地图上,又道:“现在朕知道要如何做了,朕会让人去搜集西方典籍。” “陛下英明,让西方的典籍藏书在大唐,让他们的历史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王公公安静地站在一旁,他不明白这位县侯为何与陛下说这些。 县侯一直都在鼓动陛下的野心,希望陛下可以开疆拓土。 李世民起声道:“朕要三千门火炮,要骊山的新火炮,朕给你两万贯。” “陛下,骊山不要钱。” “呵呵呵,你现在都看不上朕的银钱了。” “骊山要资源,陛下用同等价值的铜铁来换。”张阳又喝下一口茶水,“要最好的铜铁。” “好,朕有的是,都要最好的。” “骊山是社稷的利器,骊山所铸造的一切都是为了社稷。” 等皇帝离开,骊山上的一家人继续钟楼。 天可汗回到了长安城,并且让礼部继续问询高卢人。 张大安受陛下的旨意与高卢人谈话,这些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