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上砸馅饼 (第2/2页)
。 该道的谢还是要说,不然就是不懂事了。 毕竟,自家只要在余杭县界面,就少不得老朱这个大腿。 “知行此言差矣,你是我余杭县衙之人,本官自然不会任由你被人冤枉。” 朱知县挥手道。 表示,你是我的人,我会罩着你的。 宁晏适时的表示了一番感动。 两人互相刷了一波好感后,朱知县终于把话往正题上走。 “新粮试种之事,你真是让本官意外呀!想不到,朝廷和各地官员,费尽心机,也不得其法,却在你的手上成功种出秋粮。” 对朱知县来说,这件事可以说是老天爷追着赏下来的功劳。 新粮试种成功,而且还是在他余杭县境内。 等到朝廷定论,他这个余杭知县,妥妥的大功一件。 这就是朱知县得意的原因。 天上掉馅饼的事本来就稀奇,而且这一次,是照着他的头上砸的,躲都躲不掉。躺着就把功劳给捞了,能不爽。 得亏当初自己慧眼识人,把宁晏弄进了余杭县衙做文吏。 这才人才,就应该早弄进来。
想到这点,朱知县越发的得意。 只是可惜,小小的余杭县衙,是不可能容纳宁晏这尊大佛了。 仅仅是秋粮一事,朝廷定会有封赏。 “秋粮之事,不过是侥幸。” 宁晏拱手回答。 “小时候,家中路过一位高人,跟学生说过这秋粮之事。恰逢今年朝廷试种新粮,又恰今年江南欠收,家中拮据,学生无奈,才想起此事,误打误撞,结果竟然种出了秋粮。若是如此为县尊分忧,学生心中甚慰。” 反正宁晏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你问我怎么会种秋粮的?别问,问就是,小时候,我家门口路过一位高人…… 这个借口,必须一直用下去。 毕竟,整个大宋,也只有一个范仲淹。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相信自己的规划。 “如此倒也是奇缘。此事恩相想必已经与你言明,本官就不多置喙。” 对宁晏的说辞,老朱十分意外的并没有计较。 宁晏表示非常认同。 就是嘛! 一把年纪的人了,老是较真干嘛! 尤其是那种又姓范,又都七十好几的人了,还非得较真。 讨嫌。 糊弄糊弄过去不就行了。 “此事朝廷不久自有定论,你且在县衙之中,静候消息便是。” 朱知县继续道。 担心宁晏着急,朱知县还表示安慰。 宁晏倒不是不在乎这事,而是心里又逼数! 自己人微言轻,一个小小的余杭县秀才而已。对于秋粮这件事怎么看,是上面大佬们的事,自己根本做不了决定。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庸人自扰。 不过,小小期待一下还是可以的! 说不定会封官,不过大宋的官一言难尽,连一条河,都有好几个河官管着,期待值属实不高啊! 接下来,老朱又对宁晏表达了一番无营养的赞赏,宁晏也顺势来了一波商业互吹,愉快的结束了话题。 从朱知县的公房出来,宁晏回到后衙文吏的班房,开始了枯燥乏味的摸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