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3、马塔贝莱兰王国(求首订) (第1/2页)
“马塔贝莱兰王国是恩戈尼人建立的土著王国,他们现任国王叫做洛本古拉,这位国王从1869年登基至今。 马塔贝莱兰王国有三个阶层,赞西阶层,是王国的贵族,成员大都担任王国内的重要职位。 恩赫拉阶层,苏陀-茨瓦纳人为主,这些人能够担任一些不重要的官职,属于平民阶层。 霍拉阶层,是津巴布韦地区原来的土著人种-绍纳人,属于被征服者,他们在王国内的地位最低,属于奴隶阶层。 三个阶层界限明显,严禁通婚。” 介绍情况的是一个老年白人,名字叫做罗伯特.莫法特,他还有个外号叫:“幸运的莫法特”。 他是苏格兰人,曾经是一个修道院的园丁。 他热衷向土著人传教,也乐于帮助土著人并教导他们文字,是以他和南部非洲大部分的土著酋长的关系都很好。 他曾把《圣经》翻译成了茨瓦纳语,用来发展更多的茨瓦纳人入教。 他也是一位勤奋的记录者,他在传教过程中写了不少文集,主要记录他在南部非洲传教日常以及土著人状况。 但是这个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殖民主义者,原时空就是他充当塞西尔.罗德斯的帮手,骗过洛本古拉国王。 最终马塔贝纳兰王国成了英国殖民地,被命名为南罗德西亚。 南华公司找到他的时候,希望他能够充当向导去马塔贝莱兰王国出使时,这位老白人一口答应了。 从佛朗堡乘坐牛车出发之后,代表团一行人在路上已经晃荡了五六天了。 之所以不骑马和坐马车,是因为南马纳绍兰地区存在着一种蝇子,这种蝇子会让马匹感染瘟疫,所以他们这次过来只能乘坐牛车。 无聊时,石锦堂忍不住唱起了《500miles》。 IfyoumissthetrainI‘mon YouwillknowthatIamgone …… 同乘的老白人听了几遍后,居然也慢慢跟着哼唱了起来。 最后老白人传教士对着石锦堂竖起了大拇指,“这首歌很棒,是您写的吗?” 石锦堂脸上显出哀容,“是的,这首歌是我在美国留学时写的,当时我刚刚认识了一个女孩。 她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又是从五百里外的来上大学的。 为了讨她的欢心,我就写了这首歌送给她。 她被我这首歌感动,也就和我交往了。 后来她得病死了,我也就对美国死心了,然后来了这边。” 听完了石锦堂的话,老传教士的声音也变得哀伤起来。 “抱歉我不该提问的,但是主不会让的信徒灵魂无依的,你的朋友一定会在的天国获得安息。 她叫什么名字,能告诉我吗?” 老传教士的问题,把石锦堂问的愣住了。 这首歌他最初是唱给凯莉.史密斯听的,那时候他刚刚穿越,身体虚弱内心惶恐无助。 就在年纪同样幼小的凯莉.史密斯面前唱起了这首歌。 当时,凯莉也才十二三岁大,被他的唱歌的样子感动。 轻轻的把他的头抱在了怀里,用笨拙的小手轻拍他的后背。 凯莉给了他无声慰藉和亲密陪伴,那一刻的他感受到了人间真实以及白人女孩的温柔。 旅途无聊他本想逗逗老传教士,所以才编了一段故事。 不想老传教士的问题,把他带入了回忆之中。 凯莉现在在做什么,她会不会怨我? 他潜藏在心底的思念突然爆发出来,脑海里都是凯莉的影子,怎么也挥之不去。 他不想说话,只想沉默着。 莫法特发现这个年轻的殖民者神色暗淡,情绪低沉。 作为一个老者,过来人,对石锦堂的低潮表现表示理解,他没有过多安慰,只是叹了口气,默默离开。 随后几天石锦堂都很沉默,再也不复开朗模样。 让莫法特很是自责,埋怨自己不该多嘴,提起对方的伤心事。 …… 晃晃悠悠,终于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马塔贝莱兰王国的首都布拉瓦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