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6、特斯拉的公开课 (第1/2页)
作为一个中等学校的学生,略胖的孙颖每天早上都很赶。 因为她家住在南华医学院的家属区,她每天上学就必须从二道大坝那边出来,这边距离安海镇有将近半个多小时的车程。 她还算好的可以做走读生,那些家在其他大区的同学就必须住校了。 有些同学的家比较偏远的只能长期住校,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因为距离太远,是以她每天必须比同学们早起二十分钟赶公司的定点马车。 从医学院家属院出来,她同大坝这侧的卫兵叔叔打过招呼后,快速穿过大坝,来到了大坝这边的公共马车停靠点等公共马车到来。 孙颖他们家是从巴西搬来的,在巴西那边时她没有上过学,父母都是种植园工人,她那时候还小,只能跟在父母身后充当跟屁虫。 自从来了西南非洲后,她父母都被派到医学院充当护工,而她被收进了初等子弟小学。 虽然南华公司已经放开了自行车买卖,但是每辆自行车高达1500元军票的售价还是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她家里还有弟妹,父母的意思是做几年工后攒钱买地,然后靠种地过活。 这每天做工的日子,远不如种地轻松。 因为学习认真,孙颖得以继续进入中等学校学习。 她选择的物理学科,将来是可以去欧洲留学的。 今天学校的课程有些特殊,因为学校安排了一堂公开课。 主讲的老师,据说是连石总都佩服的天才发明家,也是电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物理学课程中孙颖已经学习了一些电学的初步知识,对于电磁感应这类的东西她很感兴趣。 …… “叮叮当当”的铜铃声传出很远,终于来了。 随着铜铃声越来越清晰,公共马车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楚。 孙颖对着马车前排的车把式招了招手,对方也对她点头微笑。 这位车把式叔叔曾是一位军人,在和土著人的战斗中损伤了一只脚,是以公司就把他安排到驾驶公共马车的职位上。 公共马车是长方车斗,里面总计二十个座位,每一趟都会满员。 平时乘坐的都是固定乘客,大家基本上都很熟悉,是以见了面都会主动打招呼。 这位车把式叔叔叫做黄站,平时不怎么爱笑,今天的他脸上带着笑容,让孙颖有些意外。 因为时间还早,是以黄站叔叔会在站点等待几分钟才发车。 孙颖也不着急,等马车停稳了,才小心的登上马车。 这个公共马车可以办月票,每个月月初在马车站交钱领取月票就可以了,孙颖是常年坐马车的人,是以不需要亮车票。 等孙颖坐好,黄站笑着道:“今天的天气不错啊。” 孙颖笑着点头,“是啊,黄叔叔,你今天的心情也很好。” 黄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染红的鸡蛋和几个花生递给孙颖。 “昨天你婶子生了,是个丫头,我高兴的一宿都没睡,这一上班觉得各处都好,哈哈。” 听了黄站叔叔的话,孙颖忙起身接过了鸡蛋和花生,笑着对黄站叔叔道喜:“恭喜您了黄叔叔,得偿所愿了吧。” 黄站哈哈点头,“自从你婶子头胎生了双胞胎男孩以后,我就想要个女儿。谁知道二胎生下来还是男孩,这不总算生女儿了,不容易啊。” “什么不容易,老黄?” 黄站转头看向问话的来人,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这是妇幼医院的医生。 “哟,赵医生啊,多亏了您们医院的医生手艺高,我媳妇昨天难产,花了四五个小时,最后母女平安,我得感谢们。” 说完,黄站从口袋中继续掏鸡蛋和花生。 赵医生呵呵笑着接过了鸡蛋和花生,口中却道:“没什么,这都分内事。” 孙颖赶紧对着赵医生问好:“赵叔叔好。” 赵医生也点头,“小颖好。” 然后两个大人就着昨天的事聊了起来,孙颖听了几句觉得没意思,就开始默诵之前学过课本的内容。 两个大人没聊几句,黄站就拿出怀表看了看,笑着道:“时间到了,咱们该走了。” 说完,他又拿着一个大铃铛摇了摇,喊道:“发车了,还有没有要搭车的赶快喽。” 黄站看没人回应,他就一振缰绳,马车行驶起来了。 因为这条马路连通二道坝和安海镇,是以安海镇管委会专门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加固和整修。 这条道路压得十分平整还铺了石板,是以行驶过程中基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