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吏部尚书 (第1/2页)
金圣祖初登九五第三百四十二章吏部尚书吹灭最后一丝蜡烛,吏部尚书孛术鲁阿鲁罕,终于忙碌完一天的工作,伸了伸懒腰,活动一番筋骨,这才关上大门,在两名随从的陪伴下向着宫外走去。 年近六十,已为古稀老人的孛术鲁阿鲁罕,走起路来气喘吁吁,躬着身子,颤颤巍巍,一副随时可能迎风而去的模样。 孛术鲁阿鲁罕少年八岁习文,选习契丹字,再选习女直字。 壮年时为黄龙府路万户令史。 贞元二年,试外路胥吏三百人补随朝,阿鲁罕在第一,补宗正府令史。 后累擢尚书省令史。 仆散忠义讨窝斡,辟置幕府,掌边关文字,甚见信任。 窝斡既平,阿鲁罕招集散亡,复业者数万人。复从忠义伐宋,屡入奏事,论列可否。 宋人请和,忠义使阿鲁罕往。和议定,阿鲁罕入奏,赐银百两、重彩十端。 忠义荐阿鲁罕有才干,后任尚书省都事,诏以为大理司直。未几,授尚书省都事,除同知顺天军节度事。 纥石烈志宁北巡,阿鲁罕摄左右司郎中。还朝,除刑部员外郎,再迁侍御史。 世宗问纥石烈良弼曰:对曰:数日,迁劝农副使,兼同修国史,侍御史如故。改右司郎中。 奏请徙河南戍军屯营城中者于十里外,从之。迁吏部侍郎,附山东统军都监,徙置河南八猛安。 迁武胜军节度使。入为吏部尚书,一直担任今。 走在回途路中,孛术鲁阿鲁罕面上一副祥和之色,实则心中心事重重。 这几年年纪越大,孛术鲁阿鲁罕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向陛下请辞了数次,陛下皆未准。 陛下未准,留自己在朝,是因为自己听话,可以完美的理解上意,一切皆按陛下心思行事,故才能保持吏部尚书的职位。 说实话前几次孛术鲁阿鲁罕上书陛下请求自离,并不是真的不贪恋权势,高风亮节。 而是孛术鲁阿鲁罕毕竟年事已高,且占着吏部尚书的位置一坐就是八九年,所谓的上书自离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把戏罢了。 可这一次孛术鲁阿鲁罕明显感觉陛下口风松动了,有了借助改革让自己退位让贤的想法。 可孛术鲁阿鲁罕并没有现在就退下的想法,自己才六十多岁,孛术鲁阿鲁罕觉得自己还能再干十多年都没问题。 可上意以决,又岂是他孛术鲁阿鲁罕能够违背的。 就在孛术鲁阿鲁罕刚走出宫门,打算打道回府之际,却见一名穿红色蟒袍的青年人朝他走了过来。 孛术鲁阿鲁罕识得此人,整个大金国能穿赤色蟒袍的只有宫中的宦官李志博,与东厂提督苏珍昌。 而现场这人就是东厂提督苏珍昌。 虽然不明白大晚上的苏珍昌找自己为何,但孛术鲁阿鲁罕并未因为苏珍昌是宦官的原因就瞧不起苏珍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人家。 毕竟不管怎么说苏珍昌都属于皇帝心腹,内朝大员,故孛术鲁阿鲁罕对向自己走来的苏珍昌和颜悦色道: 苏珍昌拱了拱手,轻笑道: 二人口头打过招呼,孛术鲁阿鲁罕便侧身向自己的车队走去。 却不想苏珍昌先一步挡在路上,微笑道: 孛术鲁阿鲁罕早就猜到苏珍昌在等自己,不过术鲁阿鲁罕为人谨慎,不打算先开口向问,打算做出一副要走的样子迷惑苏珍昌。 现在看苏珍昌上钩,孛术鲁阿鲁罕便停下脚步,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