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_第五十章:戏张二人,不当人子!(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戏张二人,不当人子!(大章) (第3/3页)

战马入山去了。

    时值春耕末,在张韩的力荐之下,高顺归于曹cao。

    至此,曹cao于陈留尽收领地,得到百姓拥戴,贤才归附数不胜数,平叛之事广为流传。无数地志、民间话本,将曹cao声威推向鼎盛,在兖州深得民心。

    与此同时,徐州战事几次交锋,陶谦久攻彭城而不得,但却已经明白了此时的局势,他许久不见曹cao与宗亲身影,守城将军不过一個曹仁。

    虽说守城有方,岿然不易乱,几次击退了陶谦的大军攻伐,但彭城已颓败空虚。

    城墙破败、道路疮痍,他舍不得退走,恰巧派去打探消息的骑兵回来,告知了他一些情报。

    兖州内乱,曹cao早已去平乱了。

    几次消息,都是如此,是以陶谦确定此乃是最佳时机,得以夺回彭城,让郯城的半边屏障再可驻兵。

    于是越发频繁的攻城,其志明显,定要拿回彭城,让曹cao前后遭乱,如此就有机会将别的诸侯也拉下水。

    唯有如此,才能灭曹。

    只要曹cao在,他陶谦是一天都睡不安稳,两人之间的仇怨显然是已经无法化解了,那就只能血战到底。

    故而这位老态龙钟、病痛逐生的徐州军阀明亮烛火最后的余热,在这段时日持续燃烧爆发。

    终于,曹军在久守十六日之后,撤军退走,已经守不下去了,不过当陶谦进城时发现城中空荡,百姓与财物都已被转移。

    得到这一座空城也无济于事,他只能追杀出去,败军辎重不足言勇,追杀去截回财物于百姓,才能久驻。

    这一追,就中了埋伏。

    戏志才进言以退为进,久守之后放出些许哨骑回徐州,让陶谦知道兖州内乱,又用几千将士的性命做诱饵,在死守时加深他的推断。

    使得陶谦对兖州之乱深信不疑,否则彭城不会以命阻拦。

    等到陶谦攻城愈烈时撤退,再引其追兵穷追不舍,于山道埋伏兵马,合围大败。

    一战而溃!

    斩陶谦八千兵马,六千余人,斩杀部将十余名,于大军之中擒得随军而来的行军司马孙乾。

    陶谦一蹶不振,缩于下邳不敢再战,同时大病一场,觉前路无光。

    就在这个时候,四面派去求援的骑兵终于带来了好消息,曾在青州大败黄巾余贼的一位豪士猛人,愿意领兵前来,相助徐州。

    此人是刘氏宗亲,名备,字玄德。

    平原相。

    听见这个名字,陶谦的顿感轻松,心中再起布局……

    ……

    四月中旬,鄄城。

    平定之后回到城内,曹cao听闻彭城大获全胜,以少胜多,大为欣喜。

    决定休整兵马,暂歇战事,令己方养精蓄锐。

    筹措粮草后,等到临近秋日再行军向徐州,程昱和张韩两人并排而行,一路向正堂而去,同时聊起了内政之事。

    “这才四月中旬,已经颇为炎热,今年可能天公不作美。”

    程昱说起这个的时候,脸色略有古怪的看了一眼张韩,“伯常是早早知道如此,所以才大力推行溪井、水车吗?”

    “当然不是,我总不可能未卜先知吧?”张韩笑着说道。

    也是,程昱心说,那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伯常虽说足智多谋,能征善战,但好歹还是个凡人,岂能谋苍天也。

    但正因溪井所便,今年即便干旱,兖州田土还能保全不少,不至于颗粒无收,总是占优。

    “但无论如何,伯常又是一桩功绩,令人羡慕。”

    要是陈留己吾是我攻下的就更好了,张伯常暗中予我功绩,但不给全,当真不当人子。

    “说起功绩,”张韩嘴角一扬,“祭酒在彭城以计诱敌深入,一战击溃两万兵,才是畅快淋漓。”

    “那是,”程昱更酸了,啧,此计我也会用,可惜我不在彭城。

    张伯常是戏志才举荐任用,力举而起,属于一派之人,竟然都立下奇功……戏志才不当人子。

    “今日来是何事?”张韩最近都在休息,已经好几日没有到任上了,即便是起床也是在校场练武、练马。

    他是一个不称职的主簿。

    “好像是军报送来……说徐州有援,来者是平原相刘备。”

    “哦?”张韩顿住了脚步,笑了笑问道:“刘备,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