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义父大赏,这是往陆地仙人奔了! (第2/3页)
君侯哪儿都好,就是肚子里没墨水,一肚子坏水。 张韩嘴角抽搐了一下,眼神略微有点怜悯的盯着贾诩。 因为他真的是因为今日高兴,想起了以前一直对贾诩不够好,总是让他如此劳累,而且他年纪这么大了,也该享享清福了。 此次出舒城迎张绣,贾诩没有半点二心,拒绝张绣的邀请与拉拢,这些都令张韩颇为感动。 所以,动了心思让贾诩先行休息,以后要对他好一点。 但现在…… 张韩仔细地想了想,又咋舌道:“那你,那你去吧……” “诶,老朽这就去军营!”贾诩擦了把汗,一脸惊恐的转身离去,走到门口时,看到今夜值守宿卫的人已经陆续从外而回。 连忙点头示意,之后神色匆匆的出府苑大门去。 在府邸门口时才擦了把汗,“好险……君侯今日,实在是奇怪了点,他好像忽然高兴了起来……” “可,明明我们就是在说令人担忧的事,他高兴什么!?” “难道和,心悸有关?!君侯身体越痛,他反而越发高兴刺激?” 这什么心理。 …… 九江境内兵马修整需三到五日,曹cao也定好了回许都的时日,同时派出了前哨先行探路。 这一仗,历经十个多月,将近一年,当真是令人精疲力尽,只想尽快回到安乐之地,可修生养息一段时日,再等待局势有变。 而此时,许都内城。 散朝之后,公卿大臣们一同快步而行,杨彪走在后方,俯瞰群臣,走出宫门时,在皇宫大门前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 董承。 董校尉已经调离了许都皇城,和长水校尉同列,此时擅离职守到皇城特意来等他,恐怕也是有事相求。 因为以往的情谊和立场,杨彪不会立刻驱逐,或者视若无睹。 所以还是走了过去,到马车前挺直了腰板,呵斥道:“董校尉不在值守,为何入京都来?” “太尉,今有一事,不得不与太尉商议。” “何事?!”杨彪背起了手,气定神闲的长舒一口气,道:“校尉可知,现在校事遍布内城,你我今日一见,一定也会被他们记录在案,待日后司空回来,是要被叫去问询的。” 董承听完,脸上的笑意也收敛了些,不能显得密谋、谄媚,免得被校事认为在互通有无。 他叹了口气道:“我昨夜听闻,曹cao在寿春大胜袁术,已即将班师回朝。” “此次平定篡逆,意义不可谓不重大,连许都百姓,都已开始传诵曹cao之功绩。” “如此看来,日后你我想要再救出陛下,可就——” “什么意思?”杨彪愣神般看着他,“救?现在陛下过得不好吗?” “下令征讨,指名请司空出征的,都是陛下,而且司空之胜,大振我汉室声威,也领天下诸侯知晓,我汉室依旧还未亡!仍然还有人,在为了大汉数百年的王业,征讨逆贼。” “你这番话,与逆贼无二,请不要再提。” “你!”董承急了,两眼一瞪,不可思议的看着杨彪,“当初,太尉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与司空有隙,以往小人之心暗中中伤,现已冰释前嫌,自当以国事为重,”杨彪眼神里透露一股锐利,直逼董承,沉声道:“而今袁术不臣,而司空至德,又有泼天的功绩。” “陛下已任司马防为京兆尹,又命校事府与之明、暗卫戍皇城,使迎接王师回朝不生变故,还请校尉切莫再有此等心思。” “杨太尉,这么说现在你是已投身曹cao麾下,愿意与他一同蒙骗天子了?” “你今日之言,我会如实去校事府告知于戏府君,”杨彪腰板挺直,不怒自威,语气也是颇为缓慢,自有一股威压于其中,“我杨彪一生行事无愧于心。” “陛下而今仍然是陛下,与寿春大捷自有极大的关联,而此功的确是司空率军、三军用命所得。” “彪,虽不喜宦人,但不至于蠢笨到因不喜一类,而沦为利欲相争的棋子。” “杨彪!”董承想到自己兴致冲冲,冒着被责罚的危险前来求见太尉,却没想到竟遭到了如此对待。 这,简直有些羞辱! 我虽被调离,但好歹仍还是国戚,居然会被轻慢对待至此,令人难以忍受也! “太尉此言,代表了什么,你可知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