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贪财好色?!他值得!! (第1/3页)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五章:贪财好色?!他值得!!在场之人,也尽皆都没有说话,只有平缓的呼吸声。 良久之后,一直沉默的戏志才终于开口,道:“在下,深知主公的脾气心思,嗯……” 说到这,戏志才又缄默,然后场面继续陷入了安静之中。 杨彪知道是有些话,戏志才绝对不会说出口,言到此处已经是暗示非常明显了。 此刻,杨彪的上身颓唐垂下去了些许,仿佛垮了下来。 戏忠此言之意,其实就是在说没办法保证,曹cao的性情虽说豪放,但不是真正的仁义君子,杨彪曾有反意,并且有盟约签过自己的名字。 那么很难不防备,乃至其子孙后代,都会防备,原因也十分简单,杨氏名望极高,日后仍然有天下首众的地位。 “那……”杨彪又想问,但是也不知道还能问什么,“唔……” 如之奈何。 他想问这句,但是在场之人与他也没有太多情义,说了也没有半点意思。 再加上,钟繇、戏志才,两人都已经有了稳固的立场,当然不会和他一样。 “太尉,守许都有功,又肯功臣身退,以卸重任,其实已经令人动容,即便是校事所录之事迹,也足以显出太尉之明、能、才干均属当世少有。” “所以,在下认为,可以试试去找,少卿……” 钟繇眼眉一挑,转头看向戏志才,清了清嗓子,道:“咳咳,级府君,少卿属我大理寺,你此话何意?” 戏志才性情中人,颇为傲气的瞥了他一眼,“你的人?伯常是我所举荐!” “他现在是不是我大理寺的少卿!?不得听我的?” “我对他有举荐之恩,你连他家的围炉都没去过一次,怎么?不满我为太尉引荐?” “府君只是先行说了而已,我也是这么想的,太尉可去,见一见伯常,或许能有收获……” “拾人牙慧。”戏志才冷笑而言,钟繇满不在意,只是“嘁”了一声,“我现在还在教伯常书法,伱能教吗?” “二位别吵了……”杨彪听得汗都出来了,真是……真是争得一点儒生大贤的气度都没了。 张韩……与我儿年岁相仿,我亲自去求他,会不会有些…… 若是让德祖自己去求,又会如何?杨彪内心复杂的思索了许久,但还是决定自己去。 少年英豪,心底必定高傲,给予足够的尊重,方才能让其开怀。 “好,老夫明白了,待少卿回来,自会去请见。” “不知道能不能成,”戏志才连忙严肃起来,“但若是能保你杨氏者,只有两个人,一为伯常,二为大公子。” “原是如此。” 杨彪暗暗点头,将这话全都记在了心间。 …… 十二月,冬雪还没下。 天气已然逐渐变得严寒,曹cao向朝廷递交了回来的行程。 沿途在扬州、兖州、徐州三地,都召集官吏来参议,下令征调粮草,运送往淮南、庐江,以及安排了大量的军队去合肥驻守。 不过,张韩却没有跟随曹cao大军出行。 不知他接到了什么密报,离开大军往庐江、皖城而去。 张韩到达皖城之后,驻留了数日,和当地名士结交,并赠予大量的钱财,设立了三处渡口,招兵买马后,留下几名旧将镇守。 此地,在扬州之战中,不算太过重要,但实际上是水陆两栖都很关键的运输之地。 到达当地察看地形之后,张韩已将这里的形势记在脑中,并且刻画了地图,以及密密麻麻标注了许多要处,和贾诩反复推演。 最终两人都得出了一种结论,若是攻舒城的时候,有一支轻军渡河而来,从皖城绕后突袭,可以将他的粮草烧光。 幸运的是,当时张韩已经将所有敌军的军力都逼回了舒城驻守,能有这个机会的只剩孙策。 但,孙策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回江东继续扩大领土、稳固实力,割据以消化从袁术处残分出来的旧部。 对于他们来说,获利更多,总比继续设奇计鏖战来得好。 总不能为了赌一个可能,放弃大好时机稳固实力,反而和张韩继续相斗。 现在,控制住皖城,打造成坚城,设立渡口以掌控来往漕运,对于张韩来说意义就更为重大了。 这里还是南北通达,东西联结之地,日后发展商道也是颇为便捷。 时至此刻,贾诩才明白张韩的眼光到底有多么毒辣。 竟然在从未来过皖城的时候,就看到了此城的重要之处。 并且为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