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_第一百八十章:伯常他,他跑路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伯常他,他跑路了 (第2/2页)

功绩。

    增产rou糜十倍之余,这在当年盛世时也是惠及百年的大功,因为百姓可纷纷效仿,传及乡里,日后只会更广。

    此刻又觉得,这样的人居然还要在大殿上被人诟病中伤。

    朝堂,或许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青年、壮年时期的刘备,以为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在朝堂献计献策,惠及天下。

    历经多年寻师访友,问道无门之后,却也见到了汉室最为危机之时,甚至亲历了董贼祸乱的时光。

    刘备本以为乱世降临,大汉难以扶正,没想到曹cao又扶了一把,将岌岌可危的大汉救了回来。

    而现在,仅存的希望也快要破灭了,朝堂之上依旧还是你争我夺的党政。

    “这不是我要的朝堂。”

    刘备黯然感慨,此刻,许多人被抓捕押送去大理寺,大殿的朝议却未曾散去,刘协命任何人不得离开长乐殿。

    孟德兄啊,你对他们难道还没有失望吗?

    刘备悄然看向了曹cao,眼神里颇有些许失落和不解,也有些莫名的烦躁。

    而曹cao此刻则是依旧风轻云淡的坐于高位之上,等最后一人被羽林卫拉出了大殿,才转头向刘协朗声道:“陛下,若是大理寺查出不少私通冀州,与袁绍谋逆的证据。”

    “还望,陛下从轻处置。”

    “为何!?”刘协奇怪的看向了曹cao,其实不光是他,连同刘备在内的大部分汉籍官吏,都用一种惊讶的目光看向曹cao。

    曹cao咂了咂嘴巴,笑道:“袁氏之威名,天下皆知,名门之中,唯有他袁氏,已做到了结交权贵名流、培植党羽,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诸郡。”

    “至于同名的杨氏,不善结交之道,本族清高,故而无诸侯雄主之姿,可辅国为臣。”

    “如此,面对袁氏连微臣也不敢言胜,可却也不会与之同流合污。”

    “微臣家中祖父,乃是先帝大长秋,内侍多年历经三代,乃至可算四代帝王,恩高义厚,不敢忘却,”曹cao胸膛一挺,却是风轻云淡的感慨道:“为何明知难敌,却还要战?”

    “只因,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一番话,轻描淡写,却重重地扣在了所有人的心头,很多人都仿佛遭了当头一棒。

    刘备更是惊呆当场,鼻头竟也酸楚,好一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他呆呆的看着曹cao的影子,看着他所在的位置,还有与汉帝说话时候那柔和真诚、无惧无畏的大国士之风。

    竟,满眼都是志向中的自己……壮哉曹公……

    长乐殿上,逐渐安静了下来,刘协不愿打扰,只看着曹cao微笑的侧脸,觉得无比的慈祥和安宁。

    曹cao笑道:“故此,臣尚且不能自保,又何况是这满朝公卿,书信往来乃是人之常情。”

    “助袁损曹,也是向利而已,不过伯常向来以德报怨,才能有这般人脉通达,令人倾心结交,即便是他在此,也不想看到朝堂尸横遍野,更重要的是——”

    曹cao说到这转头来看向刘协,咧嘴露出一个灿烂亲和的笑容,“他不想陛下变成手染鲜血的君主,应以德信宽仁为主。”

    刘协身子一震,默然点头。

    堂上陷入了长足的安静沉默之中,但不少人都将目光时不时地投向曹cao,眼神各有不同。

    有的人是感激,有的是崇拜。

    荀彧居于前列,则是意外之中夹杂着怀疑,他现在已经分不清曹cao的心思了……

    这,是真的治世能臣之道,是真正堪称无双名相的言说和品行。

    劝诫帝王仁慈,深表忠心于轻描淡写,置自身于脑后,先公而后己,明公果真宛如长夜里的一盏明灯。

    这乱世,能有丞相在方才是幸甚也。

    数个时辰,直至下午日落,校事纷纷来报,所得证物、证据极多,堆积三箱有余。

    其中以冀州来信为主,还有象征着送礼拉拢的金犬、金马等财物。

    一一对证之下,均可证明其的确有勾结之罪,不论原因、初心如何,以罪行论,可绞死抄家。

    但曹cao和刘协谈笑风生了一下午,并未将这些看在眼里,最终下令全数烧毁,而所得的财物充入国库,得比万金之财。

    相比之下,张韩以功绩与才智挣来的家底,其实也就不算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毕竟他还是真正为百姓进言献策,且亲力亲为的,他值得。

    第二日。

    刘协下令释放被捕官吏,予以调任,只没收了私通冀州所得的财物,罚薪俸、钱财等,书信已烧毁,其余便不再追究。

    但同时也传来了消息,那位漕运侍御史已经在狱中因害怕,畏罪自杀了。

    另有两人,在狱中生了重病,已难以继续cao持公务,只能退位辞官,回乡养老。

    而这些人离开,也自然无人去追究,许都依旧还是一片宁静。

    校事府、大理寺均掌握了许多官吏和袁绍往来的书信。

    烧毁的那些只是部分。

    刘协不知道的是,自这一天之后,朝堂上能再站出来说出所谓逆耳忠言的人,可能已经不会再有了。

    位置越高的人,他们就越会明哲保身,当然宁愿沉默也不会在大殿上说出来,他们看得到更多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比如,说出来挑明了又如何呢?窗户纸捅破了难道就会好过吗?

    名声之盛如杨太尉,现在不也是在家中赋闲,美其名曰做学。

    丞相府。

    曹cao在火炉边躺着,靠在床榻的软枕上,身披黑色大氅,伸手向火而烤,看着火苗不断攒起。

    伸手反复烤热,听着郭嘉禀报最近的各种消息。

    这些都是来自于校事府各校事,甚至有的已经打探到了深闺之事。

    到最后,曹cao问道:“这些,大多全都已经掌握,有没有伯常的消息?”

    “他……呃,”郭嘉猝不及防的愣了愣,“没有太多消息,只有一个有点龌龊的反应……”

    “嗯?”曹cao噌一下坐起身来,满脸纠结嫌弃,“什么反应?”

    “他跑路了……”郭嘉也是一脸无奈,感觉吃坏肚子一样,“现在河内的赈灾之事交托给了曹洪,伯常据说已经携众潜逃了,对外宣称是回家陪家人过年关,其实根本没回许都。”

    曹cao:“……”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